古琴教程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古琴教程 >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5)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5)

时间:2015-06-02  2015-06-02  古琴教程  手机阅读
    再比如,当人们粗略地去听赏那种“轻、匀、冷、涩、静、润、怡、远”类型的琴声时,从直官的音声表面去体味,似乎音声窄小,有欠铿锵、辉宏之嫌。然而,若能心境沉肃,处地僻夜静之时去扶琴操弄,则常常能由表及里地领略到那种内在的厚重底韵在轰轰作响;若将音乐分贝作不失真的扩展之后,再通过“轻、匀、冷、涩、静、润、怡、远”类型琴声的表面,对其声韵的特质去进行深微的赏析,其苍宏旷远的深沉厚实,如重钧落井的深谷声韵,将感触至深。每每于此,那种貌似“轻、匀、冷、涩、清、润、怡、远”的表面音声,似乎油然而改,变成了另外一种音韵洞天,而这种音韵洞天正是人们参禅悟道的心灵感受。禅家对待禅机禅教的认知态度和认识方法、过程与琴家对于琴韵的审美扶弄乃至对于琴曲的读解呈现出交叉、通融之处,启发了人们对艺术欣赏奥秘的认识,从而激悟人们去感知心灵对宇宙人生境界的理解,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境界。佛家唯识宗认为境是“所缘”,识是“能缘”,境是识的对象;一方面又是“境不离识”,“境由心造”。心是能感能知的明觉,心感知万物而生种种印象、知觉和知识。心对物而生境,境随心起,心生则境生,心灭则境灭。佛家常以观草为蛇的例子来说明“境随心起”。把草绳误看成毒蛇,此毒蛇之境是心识建立的结果;待观者清醒过来,才看清原来是草绳,此草绳也是心识建立的结果,所以说,境之生灭、变化依据心识的生灭、变化。心虽有能动的建立,却不能随意的臆造,心误把草绳看成蛇而不是别物,当然是因为草绳的形态与蛇相似。如果把草绳比为外物,蛇就好比境象。境是心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境不能离心而独有,同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5)」相关文章

1.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5)

2.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6)

3.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4)

4.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2)

5.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7)

6.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3)

7. [古琴教程]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1)

8. [钢琴谱] 林文信 You Are My Sunshine(5)带指法 钢琴谱

9. [钢琴谱] 林文信 Autumn Leaves落叶(5)带指法 钢琴谱

10. [吉他名曲] 吉他教学入门(5)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41553.html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5)」相关内容

「琴禅见性的弘法利便(5)」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