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教程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古琴教程 > [古琴教程] 广东古琴史话

[古琴教程] 广东古琴史话

时间:2015-06-02  2015-06-02  古琴教程  手机阅读

          编者按:本文是广东古琴研究会副会长莫尚德先生所撰。莫老先生是医学专家,业余专治琴学。这篇史料,是他多年钻研积累的成果,也是第一篇关于广东古琴的史话。虽然,其中关于音乐起源和验证部分,已不是我会文史资料征集的范围,但为了保存本文的完整性,我们未予更动,原文刊出;而且,考虑到广东古琴史料,实属罕有,恐将湮没,故作为特稿,以飨曲艺界和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谈到中国的音乐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太昊伏牺氏作二十五弦之瑟,始作荒乐,歌扶来,咏网 ,命曰‘立基’。”虽然所引用的是从《史记补·三皇本纪》、《孝经钩命决》等书而来,可以看作是一种传说。而司马迁的《史记·乐书》却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就有一定的根据。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根据很多出土文物,对我国古代音乐史料已有不少的发现。在河南安阳县殷圩出土的陶埙,便证实了在商代已经存在了五声音阶的吹管乐器,同时也说明了早在商代已经有了起码可以构成五声音阶的三分损益法的律制。这时的律制,是否已经完备了十二律,虽然还未有实物的证明,但是从汉代以来谈乐律的典籍来看,例如《汉书·律历志》:

          “黄帝使泠纶自笤技吹米跃掌隆!庇衷疲骸肮拭项遂以松雪名其斋,又自号松雪道人。”至明张应文《清秘藏》上卷《论琴剑》中谓:大雅、松雪,大雅乃黄玉轸足,二琴皆子昂所收,其以大雅名堂,松雪名斋,义取诸此。”则唐氏亦云“子昂是否有大雅堂则不知。故宫所藏子昂书画,确有大雅印章”云。此后松雪为中山何玉明所得,辗转流入郑家,因典押轇輵,经三年官讼,始以三百亩田换回,中山郑家珍宝逾恒,由族长保管,不肯轻以示人。本世纪一、二十年代间,其族中有郑健侯者,善鼓琴,恒居祖祠中,得常亲御松雪,故有误以为松雪为郑健侯所得者以此。惟六十年代以还,松雪踪迹已无所悉了。

          秋波,亦有认为广东四大名琴之一。相传为南宋吉水(今吉安)人,字廷秀、号诚斋者(1127-1206年)所制。琴长三尺强,黑漆,琴首镶长方形白玉。明思宗朱由检时,有卢本潜者,天启进士,历官御史,奉思宗命册封益王,益王赐一琴、一金印以劳之,琴即“秋波”也。后本潜女出阁,以“秋波”为媵,所适李剑山者,即仙根的远祖。剑山妙解音律,善鼓琴,既遇“秋波”,相得益彰。至咸丰初年,族人李荫田,因田产为强族所侵,赖同乡何某之力,得以平反,欲厚报不受,但请假琴一弄,惟久假不归,而荫田又碍于情面,因有《秋波叹》之作。临终遗言,后世子孙能以琴归者,泉下乃无遗憾。李仙根之父达庐并刳木为琴形,悬诸厅事,以志不忘。1920年,李仙根初令本邑,何氏已衰落,琴亦两易主,得者为同邑小榄缪氏。请返琴,虽不惜巨资而弗允。1932年,仙根为政务委员,缪氏请提挈其子,仙根亦申归琴之事,缪虽诺而未践。1935年,仙根再为中山县长,又请之,亦不允。后仙根为粤汉铁路局长,缪氏已黄冠入道,道院忽违官禁,有司勒令封闭,缪凂仙根缓颊,事得寝,遂大感激,始归琴于仙根以为谢。问其价,本六十两白银得之,偿其值弗受。仙根报之以玉仙杯,至是“秋波”复归李氏秋波琴馆。

          李仙根,本名蟠,字仙根,中山人,少年曾学陆军,后弃武修文,嗜旧籍古董,尤重广东历代先贤遗物。家藏秋波宋琴,曾有诗纪其数百年来嬗递故事。

          都梁,亦有认为广东四大名琴之一。明末诗人薛始亨以香木斫成,琴形为连珠式,轸及雁足,均青玉为之,琴囊用明锦制。琴底颈部有“都梁”二字隶书,其上又有行书铭文四行:“有泉石之韵,有圭壁之容,雍雍乎以雅以风,使非老其材,何以垂声于无穷。空山子书为剑道人。”钤空山朱文小印。空山子不详,铭文见《蒯缑馆十一草》,但题则为《归昌琴铭》。龙池两旁篆书十六字:“海外奇树,葳蕤播芬;于穆殷荐,鸣鸟攸闻。”琴腹内铭云:一去天上,二曜恒升,咏歌忘言,甲子除乘,可括囊口,主酬客寿,士也一寒,寸帛露肘,有莘芸耔,人远余思,时无寸土。簉羽高飞,厥词隐晦,鉴者察微。薛剑公识。”下有印章,但字已不可辨。铭如隐谜,南海唐健垣绎为大明永历丁酉十月辛未日造云。龙池下刻印二方,上文曰“锦岩何蒙夫藏”,下文日“钦州钟仁阶宝藏。”“都梁”久庋于罗浮茶山观,1933年始流于外,为钦州钟仁阶购得,辗转入顺德何曼庵灵壁山房,今则归旅港之何蒙夫诗境庐。1972年何氏曾将“都梁”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古琴展览会展出。

          李祈年,明末番禺人,奉母隐于顺德之龙山,与薛始亨、陈恭尹、释成鹫等游。尝语人曰:“吾棋不如琴,琴不如画,画不如书,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文不如道。”

          自古妇女能琴者甚多,然其能著录而流传至今者,直如凤毛麟角。明末张乔(1615-1633年),字乔倩,一字二乔,广州校书。先本吴籍,母入粤生乔,性巧慧,幼能记歌曲,尤好诗词,每长吟唐人铜雀春深句,因自名二乔,貌美工诗,善弹琴,精画兰竹。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秋,陈子壮丁父忧服阕,与弟子升及欧必元诸人重开南国诗社,乔每侍笔观。才名倾动一时,有诗《莲香集》存世,崇祯六年癸酉(1633年)七月廿五日,年十九而卒,后瘗骨白云山,号百花冢。黎遂球撰书墓志,额篆“歌者二乔张丽人之墓”九字。她就是我粤屈指可数的女琴人之一。

          云志高,字载青,琼海人。四岁丧父,六岁,明亡,为乱兵掠至闽,辗转燕吴之间,中年学琴,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回乡访母,迎养广州。二十五年丙寅(1686年)辑刊《蓼怀堂琴谱》。广东刊行琴谱者,以此为嚆矢。

          《蓼怀堂琴谱》是一种琴曲谱集,专以琴曲为主,汰琴论而弗录。清云志高辑,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年)刊。首载陈恭尹序及自序,次参订姓氏、目录、字母源流,,再次为琴谱正文,第一行题“蓼怀堂琴谱”五字,第二行下记“琼海云志高载青氏订”九字。其中参订姓氏列吴道荣、金陶、陈治、潘岱登、涂居仁、计泽绎、林伟、徐氏登、程允基、梁佩兰、陈恭尹、陈阿平、黄国磷、徐道隆十四人。琴曲目录、计宫音者有:高山、流水、阳春、洞天春晓、梧桐夜雨、梧叶舞秋风、圯桥;商音者有:释谈章、扣角歌、白云、墨子悲丝、静观吟;角音者有:箕山秋月、空山磬、良宵引;征音者有:禹会涂山、渔歌、关雎、雁渡衡阳、醉渔唱晚、塞上鸿、万国来朝;羽音者有:汉宫秋月、雉朝飞、汉宫秋怨;宫羽音者有:海鸥忘机;商角音者有:岳阳三醉、庄周梦蝶;征羽音者有:雁落平沙;黄钟均者有:十八拍;太簇均者有:八极游;姑洗均者有:秋鸿;夷则均者有:离骚。共三十三操。志高自序有云:“闲尝稽于古之所遗,或得四方之士,见闻所及,集古琴谱得三十二操(案:实收三十三操),余取而删定之,辨其贞淫,别其同异,疏流溯源,合于大雅。若夫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十六法与五功五谬、十善十疵、闲勾三声之说、学者自所流连,不敢赘之简端;但疏左右手,俾知所从入而已。”《蓼怀堂》所收的琴曲正如其自序所云,以收集古谱为主,旁及当时各家流行诸曲,盖志高中年历游至广,自粤闽而燕吴,见闻繁博,摭采朱权《神奇秘谱》、朱厚爝《风宣玄品》、汪芝《西麓堂琴统》、扬抡《伯牙心法》、朱常汸《古音正宗》、庄臻凤《琴学心声》诸谱之所长,不落一家一派之窠臼,对我粤古琴谱的收集、保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恭尹(1631-1700年),字元孝,晚号独漉子,南海人,精诗,工隶书,法曹全而无摹拟之迹,善琴,曾与《蓼怀堂琴谱》参订事,并为之作序文。恭著有《独漉堂文集》、《诗集》。

  
           梁佩兰(1632-1698年),号药亭,南海人,有诗名、善弹琴,曾与《蓼怀堂琴谱》参订事。

          黄煟南,字景星,自号悟雪山人,清道咸间新会人。少时善弹琴,取父抄《古冈遗谱》自行按习,嘉庆四年已未(1799年)自邑人莫南桥处得晤其西席何洛书、文祥父子,均精于琴学,遂从之游。嘉庆二十一年丙子至二十三年戊寅(1816-1818年)在粤秀监院肄业之三年间,与侄立峰调弦操缦,纂辑三十余谱。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与陈绮石、芷卿昆季等结集琴社,互相琢磨,授徒传琴,流播一方。这就是我粤最早开创的琴社。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共订定五十曲,翌年(1836年)刊行,称《悟雪山房琴谱》。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年)其弟子李宝光重校刊印《悟雪山房琴谱》。此后三数十年间,并常于莫湘厓、莫韵石、蔗湖等琴友切磋琴艺,孜孜不倦,为岭南琴学贡献其毕生力量。

          《悟雪山房琴谱》是一种琴曲谱集,专以琴曲为主,对一般琴论均不予著录,清黄煟南辑,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年)原刊本,卷首有道光八年(1828年)赵古农序、道光十五年(1835年)自序及道光十六年(1836年)何耀琨序。此外有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年)重刊本,则增有是年杨锡泉序,有云“与同人分校对订,寿诸梨枣,”固未尝提及乃师煟南先生亲主编刊事也。至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李宝光重刊本,又增是年宝光序,且卷首扉页亦多“岭南南海忠义乡李氏校刊”等字样。道光十六年原刊本已佚。招鉴芬先生摹光绪十三年本跋谓:“曾见友人影钞道光十六年本共四卷,分钉七册,亦称五十曲,但细按之,仅得四十六曲,较之此本,计少卷一黄钟均之猗兰操、庄周梦蝶及羽化登仙三曲。”据此,则道光十六年原刊本只四十九曲,不足五十曲之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刊本序后,首为凡例六则,次为目录:指法字样,律吕七均合俗乐七调图,卷一黄钟均:猗兰、庄周梦蝶、羽化登仙(以下九曲即用中吕均弹,所谓不转调而换调)、墨子悲丝、金门待漏、白雪、碧天秋思、牧歌、秋江夜泊、怀古(以上宫音)、佩兰(商音);卷二太簇均:捣衣(太簇宫音)、春山杜鹃(夹钟宫音)、离骚(夹钟羽音);卷三中吕均:高山(二曲)、流水、阳春、洞天春晓、鸥鹭忘机、金风落叶、泛桥进履、梅花三弄、梧桐夜雨(以上宫音)、清夜闻钟、静观吟、渔樵问答(以上征音)、关睢、水仙操、渔歌、樵歌、耕歌、醉渔唱晚、雁度衡阳、碧涧流泉(以上商音)、汉宫秋月、雁落平沙、玉树临风、乌夜啼、春晓吟(以上羽音)、箕山秋月、列子御风、汉宫春(以上商音);卷四:洞庭秋思(夷则宫音)、挟仙游(南吕宫音)、大雅(无射宫音)、胡笳(无射宫音)、潇湘水云(无射商音)、搔首问天(无射商音)、塞上鸿(无射羽音,此曲用中吕均弹)。今据此目录所列,计曲目四十九种共五十曲,盖其中高山一种两曲也,核与序所云五十曲无误。在卷一怀古、卷三鸥鹭、渔樵三曲题下,均注明“古冈遗谱”字样;但容心言、招鉴芬二氏则谓卷四碧涧、卷五玉树两曲,亦均有注“古冈遗谱”字样云。可见《古冈遗谱》当时已有流传。

          据《琴谱》中何耀琨序云:“煟南先生者,先君畏友也。先君尝馆古冈莫南桥家,先祖父琴斋公往焉。莫与先生里居近,数相往来,遂订道义交。皆好琴,晨夕讲求附手取声法。”盖耀琨祖父洛书,号琴斋,香山人。嘉庆初年,随子文祥就养于新会莫南桥家西席,四年己未(1799年)以琴道授黄煟南、莫骥昭诸生。所传清夜闻钟、雁渡衡阳诸谱,煟南已收入其《悟雪山房琴谱》中。耀琨父名文祥,字耕云,同授琴于煟南、骥昭诸生,所授碧天秋思、汜桥进履诸曲,亦收入黄氏《悟雪》中。而耀琨者,字桂圃,亦能琴,则其世代家传琴学不替也;亦可见当时香山琴风之鼎盛。莫骥昭者,字兰畹,新会人,笔者先叔祖也,与煟南同学琴于琴斋乔梓,心灵手敏,潇洒出尘,惜不永年,无人后继。所订醉渔唱晚一谱,已为《悟雪》著录。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煟南与同邑琴友陈绮石、陈芷芗等结琴社,互相切磋,时有南海李宝光者,字伯鸾来就煟南学琴,潜心精研,十数年间锲而不舍,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刊《悟雪》时,仍与参订事,迨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刊乃师《悟雪山房琴谱》,为文序于卷首,并于扉页刊有“岭南南海忠义乡李氏校刊”十一字以为识。又有金煜明者,里贯不详,黄煟南早年曾从之学琴,得其掏撮三声之一罨和反掏以及打圆等指法之正,其艺亦颇湛深。莫锡龄,新会人,素精于琴,藏琴百余床,奖掖后学,谆谆不倦,一时蔚为风气,最擅《塞上鸿》一操,古茂迥别时趋,煟南请得其谱,刊入《悟雪琴谱》中。同时又有莫琛昭者,新会人,字虹桥,笔者堂叔祖也,善弹琴,遗明琴一。子大宽,字子桓,年五十余,不幸于满西港轮遇难,家道陵替,遗琴亦无下落。陈世堂,字明举,番禺诸生,擅文词,工书画,而鼓琴为一时之冠,曾以孙啸鸾本雁落平沙谱传于黄煟南,亦收入《悟雪》中。《悟雪》中尚有金门待漏者传自秀水盛复初,水仙操则传自张文焯,之二人者均琴学前辈,各有精擅。至从学煟南之徒甚众,其有著录者,如南海杨锡泉,字卓山,曾为《悟雪》作序;新会胡准,字直生,在雁度衡阳谱下有志语,略谓此谱琴斋何太史不轻以示人,以其音节古错,非久经指授,难领其意趣云云。凰洲冯筠,字竹山;三水刘子祥,字崑庵;番禺何羽仪,字仙侪;顺德梁森,字东生诸人,均参与《悟雪》参订事。今观黄煟南所辑,除裒载家传《古冈遗谱》诸操外,采撷诸家英华,俱收并蓄,实为保存唐宋遗音,孕育岭南风格,其功匪浅。

  
           提到《古冈遗谱》,涉及宋末亡国一段典故。自南宋迁都临安,至德佑(赵)二年丙子(1276年),元兵陷临安,益王赵昰偕异母弟广王昺及其生母杨淑妃由温州出奔至福建福州,陈宜中、张世杰拥昰即位,是为端宗,改德佑二年为景炎元年,册杨淑妃为皇太后,改封弟昺为卫王。景炎三年戊寅(1278年),帝自广州至州,四月帝崩。陆秀夫、张世杰等拥卫王昺登位,史称少帝,以是年为祥兴元年,不久迁新会厓山。祥兴二年己卯(1279年),元兵进迫,陆秀夫负宋少帝昺投海殉国,宋遂亡。当时扈随宋室南下遗臣、遗老学者名流,遗留在新会一带之琴与谱均不少,以新会古称冈州,亦曰古冈,遂称其谱为《古冈遗谱》;尔后流传于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一带,一时琴学称盛。故老传称,正始之音,由是而南,得以保存于十一,岂其然耶。今所见琴书中,最早收有《古冈遗谱》者为新会黄煟南《悟雪山房琴谱》,其所收各操,均注有“古冈遗谱”字样。其次为1948年间广州琴人容心言先生家传钞本,称《古冈遗谱》者,内收怀古、玉树临风、双鹤听泉、神化引、碧涧流泉五操,当时琴友互相钞存。其中双鹤听泉及神化引两曲,均为《悟雪》所未收。至此,连同《悟雪》之渔樵问答及鸥鹭忘机,则所谓《古冈遗谱》者,已有七操矣。每操内容,虽与其他琴谱大同小异,惟演奏风格则有所不同。

          容心言,番禺人,其先籍为黑龙江满洲正蓝旗人。祖庆瑞、庶祖母林芝仙,均擅琴瑟,著有《琴瑟合谱》。心言自幼承庶祖母帏训,学弹琴,数十年操缦不辍。子思泽,十二岁起学琴,能传父学。孙丽英亦自幼学琴。1949年,心言举家赴港,闻1965年心言在港逝世。

          《琴瑟合谱》为琴瑟谱集,庆瑞林芝仙合编。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刊本。首列陈沣、郑绩、方濬三序及庆瑞自序,次列谱目;上卷有:凡例、瑟中五音制字定弦、左右手指讳号图、琴瑟式、附五知斋琴谱例论;下卷:良宵引、渔樵问答、雁落平沙、梧叶舞秋风、春晓吟、洞庭秋思、释谈章、塞上鸿,共收八曲。其记琴用减字谱,记瑟则用熊朋来记瑟之减字谱。

          何赞清,中山人,字斌襄,号西峰居士或西峰散人,又号友琴子。善鼓琴,曾师事同邑董百庆。赞清藏琴七十余床,自颜其居曰“七十二琴堂”。提倡弹琴须按节,一洗琴瑟为雅乐,应以神韵为主,只俗乐始有节拍之旧说,竟见诸于十九世纪初期,洵属难能可贵。又擅斫琴修琴,曾新斫“火风”及重修“贺云”,此二琴现均藏海外。同治八年己巳(1869年)辑《琴学汇成》一卷。

          《琴学汇成》一卷,是一种琴论集,何赞清撰,清同治八年己巳(1869年)成书,原稿本杨新伦先生于1979年送民族音乐研究所藏。杨氏跋云:“原稿一册,玉扣纸墨笔楷书。书名初称《琴谱集成》,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更名《琴法集成》,翌年己巳(1869年)又称《琴法纂要》,最后定稿,易今名曰:《琴学汇成》,而目录尚称“琴法纂要目录卷上”,迨未及更正也。所称卷上者,岂卷下将为琴谱欤?卷首列董百庆序,次张文彝序,次曾望颜序,均不书年月;次同治戊辰赞清琴法制度序,次琴法纂要目录卷上,次琴法制度序;正文部分为:琴体结构、琴室设备、上弦调弦、左右指法、琴律琴调、弹琴宜忌、历代琴人、琴谱琴曲、琴式琴名等均从各家琴书中汇辑而成,惟末附造琴修琴法得自何艳光及制琴砖法得自余理隐者,则未见各家著录。

          陈沣(1810-1882年),清代文学家,精乐律琴理,番禺人,字兰圃,人称东塾先生,著有:《东塾读书记》、《声律通考》、《切韵考》、《三统律详说》、《忆江南馆词》等多种。尚未刊行者有:《琴律谱》、《等韵通》、《唐宋歌词新谱》等。兰圃之《声律通考》十卷,详考古今声律,欲由工尺而识宫商,由宫商而识律吕,冀古乐之不坠;能从管律指出《律吕正义》黄钟为宫、夷则为征十四律之谬,惜忽于隋开皇时早已为乐工实用之乐府黄钟以林钟为调首之新音阶,而仍以旧音阶论唐宋以后之俗乐,毋怪其凿枘不已矣。兰圃《琴律谱》一卷,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稿本。前有小引,次言制琴尺度,次周尺黄钟管图,次三分损益及连比例附表,次言琴旁屈曲为记律吕之位,并新制十二律琴图,次十二律旋相为宫表附说,次十二调定弦法附谱,次言弹琴调弦二则。其小引云:“儒者欲知乐,宜先学琴,若言乐理而不习其器数,则空谈而已。学琴者,学知五声十二律,非学指法也。余著《声律通考》,于琴之声律,已言其大略,今复为谱详著之,学琴者可一览而明;而工于指法者,亦可由此进于儒者之艺。此一卷书,即古经传五声十二律之义疏云尔。”原稿藏先生第四孙庆贡许,标题下有“丁卯六月廿四日”七字。

          刘沃森,南海诸生,字黔生,能诗善画,精琴律。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著《琴律一得》二卷。卷前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南海劳芹序,次十九年(1893年)侄天荣序,二十二年(1896年)范羲驭序及二十年(1894年)自序。次例言六则,次引用书目十六种,次目录。卷上为琴律说、仲吕复生黄钟论、以度起律以律起度辨、管音别有倍半之法与弦音不同论、五声以中声上字为宫论;卷下读管管见琴弦五声定分说、三弦独下一徽五弦独上半徽论、琴弦旋宫转调说、鼓琴必按节论、弹琴有念工尺之法论。认为《律吕正义》十四律制者为正乐之管,而合乐之箫笛为奏乐之管,则仍为十二律制。于琴则主三弦为仲吕为宫之说。于工尺谱则以上配宫。论度律关系,谓创始时,度因律而起,而论效法于后世,律可借度而成。论管音谓管律以容积言,弦律则以度言,故倍半之意不相牟。又谓琴调之以某律在三弦为宫即称某律均。其余论琴各论,堪称中肯。惟仍守史汉管淮诸说,以旧音阶立论耳。故论虽不谬,其如明清以来见在诸家琴谱均主新音阶何!然能鼓吹弹琴须念工尺、按拍板,已属开明之士矣。

「广东古琴史话」相关文章

1. [古琴教程] 广东古琴史话

2. [古琴教程] 浅析古琴史

3. [古筝谱] 鸿雁捎书-山东古筝曲

4. [古琴教程] 朱长文《琴史》简述

5. [古琴名曲] 古琴入门_古琴演奏视频 自学古琴视频教学,古琴指法视频,古琴名曲视频

6. [行业动态] 广东第十四届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暨广东省首届弦乐大赛开赛

7. [行业动态] 广东省第十四届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暨广东首届弦乐大赛章程

8. [高胡名曲] 广东音乐《落花天》——高胡陈涛、伴奏:天河广东音乐团

9. [高胡名曲] 广东音乐《月醉金沙湾》——高胡陈涛、伴奏:天河广东音乐团

10. [高胡名曲] 广东音乐《火树银花》——高胡陈涛、伴奏:天河广东音乐团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41771.html

「广东古琴史话」相关内容

「广东古琴史话」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