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程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古筝教程 > [古筝教程] 古诗文见载筝曲考

[古筝教程] 古诗文见载筝曲考

时间:2015-06-02  2015-06-02  古筝教程  手机阅读

  典籍有关筝曲的记载,有详有略,有明有蓄,有抒情状景的独奏曲,也有与歌唱合节的伴奏曲,有些曲名虽不可直接摘录,但在文词句藻之中已将曲意坦露,笔者亦冒望文生义之嫌,不揣孤陋以拟名一并列出,意在探微索幽,或冀为同好所采择。想来,这些曲子大概就是今天同名或类名筝曲的祖曲。毫无疑义,有不少筝曲是失传了的。在科学技术尚未臻今日,在录音、保存、记谱等设施及方法尚未间世的古代,乐曲大量失传是难免的。同时就乐曲本身而言,由于在社会、历史、政治、美学、战争、灾难、信仰等综合形势的影响下,乐曲本身并不完全遵循优存劣汰的原则。因此在古诗文见载筝曲以及其失传部分,是很难评品其优劣的。兹摘录择考如下。

  1、《葛天》,见晋贾彬《筝赋》:“唱葛天之高韵,赞幽兰与白雪。”

  考探:《葛天》,《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日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日达帝功,七日依地德,八日总禽兽之极。”筝曲《葛天》当源于此。

  2、《幽兰》,出处与第1条同,见贾彬《筝赋》。

  考探:酌同古琴曲《幽兰》之解。借兰之高洁幽芳而喻人品,传为孔子应聘诸候七十国而不获其主,自卫返鲁,隐于谷中,见兰独茂,叹曰,夫兰为王者之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援琴鼓之,慨不逢时。或云,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困穷而改节。

  3、《白雪》,出处与第l条同,见贾彬《筝赋》。

  考探:《楚词·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又张华《博物志》:“天帝使素女鼓五弦之琴,奏阳春白雪之曲。”《琴史》:“刘涓子善鼓琴,于郑中奏阳春白雪之曲。”《琴集》:“白雪师旷所作。”《白雪》曲,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传为商调。

  4、《清角》,见陶融妻陈氏《筝赋》:“奏清角之要妙,咏驺虞与鹿鸣。”

  考探:《韩非子·十过篇》:“师旷曰: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作为清角。”传为黄帝命伶伦制十二律合鬼神,作清角以伐?尤,作饶歌鼓吹,远古的流传,氏族战争中的军乐也似乎是有些可能的。

  5、《驺虞》,出处与第4条同。见陈氏《筝赋》。

  考探:周成王时的乐名,周成王约BCl115—BC1079年。在乡射时所用以为节,与狸首、采药、采苹四曲属于《召南》,有《驺虞》九节,原为天子所用。

  6、《鹿鸣》,见《仪礼·燕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宋书·乐志》:“章帝元和二年,宋朝乐故事,食举有鹿鸣、承元气二曲。”

  7、《云门》,见梁简文帝《筝赋》:“尔其曲也,雅俗兼施,谐云门与四变,杂六列与咸池……奏相思而不见,吟夜月而怨歌。”在这篇《筝赋》中,还以浪漫主义的笔触写道:“鳝鱼游而不没,白鹤至而忘归。”对美妙的筝曲的感染力大加渲染和夸张,以致游鱼不沉到水底,而游在水面,经过的白鹤而不回巢来聆听这些筝曲。变成了筝曲通神,感悟生灵。

  考探:《通鉴外记》:“黄帝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古人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奉为神圣而顶礼膜拜,源于他的乐曲《云门》当然通灵而感悟鱼鹤的了。

  8、《四变》,出处同第7条,见梁简文帝《筝赋》。

  考探:按郑玄对《周礼春官》中《大司乐》的解释:“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再变……三变……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示,五变……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变犹更也,乐成则更奏也。”王昭禹曰“节奏具备谓之成,备而更谓之变。”《王氏详说》:“六经之言有以变为成者,如萧韶九成是也;有以变为阕者,郊特牲所谓乐奏三阕是也;有以变为终者,乡饮酒义所谓笙入三终是也;曰变,曰阕,曰终是或一说也。”因此可知《四变》概略,是由四段或四种节奏上或旋律上变奏的手法所组成的一个套曲。它的内容也披上了古代神话或传说的玄幻色彩。

  9、《六列》,出处同第7 条。

  考探:《淮南子·齐俗训》:“夏后氏其乐,夏龠九成,六佾,六列,六英。”《吕氏春秋·古乐篇》:“帝喾命咸黑作为歌九招、六列、六英。”

  10、《咸池》,出处同第7条。

  考探:按《白虎通·礼乐篇》:“黄帝乐曰咸池,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通鉴外记》:“黄帝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着之榕椌楬以道其和,中春之月,乙卯之辰,日在奎始奏之,命曰咸池。”

  11、《相思》,出处同第7条,见梁简文帝《筝赋》,在此《筝赋》前尚未见阅出处。

  12、《夜月》,出处同第7条,此前尚未见阅。

  13、《阳春》,见梁元帝诗《和弹筝人》:“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流徵含阳春,美手过如玉。”

  考探:《阳春》曲源见第3条《白雪》之解。阳春意为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传为宫调,亦为古琴曲。

  14、《幽风》,见汉侯瑾《筝赋》:“散清商而流转兮,若将绝而复续……虽怀思而不怨,似豳风之遗音。”

  考探:按《词源》:《幽风》,诗经国风之一,豳亦作彬,周之旧国,今陕西省彬县,周公相成王,乃述后稷公刘之化,作七月之诗,言稼穑勤劳之事,后以周公所作之诗,为豳风。筝曲之意可源于此。

  15、《清商》,出处同第14条。见汉侯瑾《筝赋》。

  考探:按《辞海·艺术分册》:“古代汉族的民间音乐,如汉相和歌,包括平调、清调、瑟调的歌曲。因称清商三调,亦简称清商。”

  16、《三洲曲》,见昭明太子《咏弹筝人》:“还作三洲曲,谁念九重泉。”

  考探:或为三洲歌,乐府西曲歌名。《古今乐录》:“三洲歌者,商客数,游巴陵三江口;往还,因共作此歌,”其歌词为:“三洲断江口,水从窃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其中第三句原为“啼将别共来。”为梁武帝时释法云改。

  17、《别鹤操》,见陆琼《元圃宴各咏一物得筝》,“鹤别霜初紧,乌啼月正悬。”陈顾野王《筝赋》:“既留心于别鹤,亦含情于采莲,始掩抑于纨扇,时怡畅于升天。”

  考探:按崔豹《古今注》:“商陵牧娶要妻五年而无子,父兄书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歌曰:‘将乘比冀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或云当时有双鹤悲鸣,故因以命操,亦为乐府琴曲。

  18、《鸟夜啼》,出处同第7条之陆琼诗。

  考探:宋临川王义庆坐废,伎妾闻鸟夜啼声,扣斋阁云明日有赦,得获赦,因制此曲。又李勉《琴说》:“何宴之女所造,宴入狱,有二鸟止于舍上,女曰,鸟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神奇秘谱》等古琴谱本中有此曲。筝曲《鸟夜啼》亦当此解。

  19、《采莲曲》,见《梁书·羊侃传》:“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并见第17条陈顾野王《筝赋》此前尚未见阅。

  20、《棹歌》,出处同第19条《梁书·羊侃传》。

  21 、《升天行》,见李白诗《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书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并见第17条陈顾野王《筝赋》。

  22、《黄钟》,见岑参诗《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忽弹黄钟和白苧,清风飒来云不去。”

  考探:按《汉书·律志》:“黄钟,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故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按《周·春官》:“大司乐……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黄钟是中国音乐中所特有的词藻,通常指十二律的第一律。这一名称的来源和解释,古籍记载相当多,上面引用《汉书·律志》的解释,可见梗概。而见诸岑参诗中用古筝“忽弹黄钟和白苧”的“黄钟”却不以律解为宜,这里的黄钟应当理解成《周·春官》中的“奏黄钟,歌大吕”的《黄钟》为妥,若不是特有的专指曲名,亦当为高尚,正宗的乐曲的代名词。

  23、《白苧》,出处同第22条岑参诗。

  考探:古乐府有《白苧歌》,所谓质如轻云色如银。在南北朝之宋有《泰始歌舞曲词·白苧篇大雅》,其词:“在心曰志发言诗,声成于文被管丝,手舞足蹈欣泰时,移风易俗王化基,琴角挥韵白云舒,萧韶协音神凤来,拊击和节咏在初,章曲乍毕情有余,文同轨一道德行,国静民和礼乐成,四县庭响美动英,八列陛唱贵人声,舞饰丽华乐容工,罗裳皎日袂随风,金翠列辉蕙麝丰,淑姿委体允帝衷。”南齐尚书令王俭造《白苧歌》其词:“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白舞瑶裳,情发金石媚笙黄,罗褂徐转红袖扬,清歌流响绕凤梁,如惊若思凝且翔,转盼流精艳辉光,将流将行双雁行,欢来何晚意何长,明君驭世永歌昌。”这两首《白苧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颂歌升平,其中不乏媚词迂句,但有如“移风易俗”等及描绘自然景色和古典舞蹈实况方面亦不乏研究价值,岑参诗中筝弹的《白苧》应源于此。

  24、《月夜猿啼》,见白居易的诗《筝》:“甲鸣银的哩,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泥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25、《娇莺弄风》,出处同第24条。

  26、《霓裳羽衣曲》:见白居易诗《霓裳羽衣歌》“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筚篥沈玉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考探:按《唐书》介绍该曲本婆罗门曲,传自西凉,唐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唐明皇润饰其词,而易以美名。还有一种说法,系道家叶法善引唐明皇游月宫,闻乐,归写其半,正好西凉进婆罗门曲,声调吻合,遂以月宫所闻为散序。《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之一,按《唐六典·协律郎条》所载,十部伎中,燕乐、西凉、龟兹、安国、疏勒、高昌等都有大曲。近代流传琵琶大曲《月儿高》亦同源于此曲。

  27、《潇湘送神曲》:见白居易诗《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远出,深情咽不传。万重水云思,今夜明月前。”

  28、《邯郸词》,见李白诗《邯郸南亭观妓》:“歌妓燕赵儿,魏妹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把酒顾美人,清歌邯郸词,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我辈不作乐,但为后代悲。

  考探:乐府杂曲有《邯郸行》,梁陆厥作·乐府广题曰,邯郸舞曲也。又梁武帝有《邯郸歌》。李白诗中的《邯郸词》以古筝伴奏,其曲当源于这几个地方。

  29、《伊州曲》,见撮庭妈诗《赠弹筝人》:“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还有吴融诗《李周弹筝歌》:“只知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

  考探:该曲为商调大曲,开元中,西凉节度使盖嘉运进,见于世者凡七,商曲大石调,高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歌拍调,林钟商,越调,《伊州曲》亦为唐代大曲。近亦有云为哈密古乐者。见《新疆艺术》八二年第五期范承渠文《哈密古乐—伊州曲》。

  30、《梁州曲》,出处同第39条吴融诗。

  考探:本作凉州曲,西凉所进献。后衍作梁州曲,或名梁州、凉州。《乐府诗集》录唐凉州曲,有五段,而按《碧鸡漫志》载“而凉州排遍,予曾见一本,有二十四段”又《梦溪笔谈》载“元稹《连昌宫词》有‘逡巡大遍凉州彻’所谓有大遍者,有序,引歌,歙、催、哨催、撷、袞、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每解有数叠者,裁截用之,则谓之摘遍。”因此可知《凉州曲》也是一首结构复杂的大曲。

  31、《执扇》,出处同第17条陈顾野王《筝赋》。

  考探:晋曲,亦名《团扇》,见《旧唐书·音乐志》:“清乐遭梁陈五乱,所存盖鲜,隋室以来,日益沦缺……今其辞存者合三十七首,又七曲有声无辞……通前为四十四首”这四十四首中有一首就是《团扇》,另见《晋书·乐志》在《乐章古词》后载有《团扇歌》等乐曲,并说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又因丝竹金石,造歌以备之。魏世三调歌词是也。

  32、《湘江曲》,见晏几道词《菩萨蛮·筝》:“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江绿。”

  考探:《湘江曲》有可能和第27条之《潇湘送神曲》即白居易诗中的《湘水曲》相同。

  33、《魔女弄》,《全唐诗话》载乐天求筝于维杨僧孺,先有诗曰,“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乐天云:“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34、《长门怨》,见张炎词《解连环·孤雁》:“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考探:汉代楚调相和歌中有此曲名,原意是表现陈阿娇遭汉武帝遗弃在长门宫的哀怨情绪。其词传为司马相如所作,古琴曲也有此曲,最早见于一七九九年《龙吟馆琴谱》,近代《梅庵琴谱》也载有此曲。

  35、《昭君怨》,见张孝祥词《菩萨蛮·赠筝妓》:“十三弦上调新冰,一点入云声,月明天更青。忽忽莺语咐,待寓昭君怨,寄语莫重弹,有人愁倚栏。”

  考探:原为古琴曲名,《琴操》载齐国王入穰以其女昭君献之汉元帝,帝不之幸,后欲以一女献单于,昭君请行,乃至,单于大悦,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近代流行的琵琶曲《塞上曲》由几首六十八板小曲组成,其中有一首为《昭君怨》。另亦有琵琶大曲《昭君怨》。

  36、《大雅》,见曹植《幽思赋》:“搦素筝而慷慨,扬大雅之哀音。”

  考探:传为周公所作,乃朝庙之乐,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班固有诗:“大稚宏达,于兹为群。”古琴有同名乐曲,另有小雅乃乡燕之乐。

  37、《陌上桑》,见《古今注》载有邯郸女子秦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

  考探:出处即为《古今注》所载之典故。《陌上桑》即成为乐府相和曲名,别名《艳歌罗敷行》、《采桑》、《日出东南隅》、《日出行》。

  38、《秋风曲》,见《江宁府志》有元郎诗:“汨汨寒泉泻玉筝,泠泠标格映清冰,愁中为鼓秋风曲,不负移家住秣陵。”

  考探:源于汉清商三调,荀勖旧词施用,其文帝词《秋风·燕歌行》:“秋风飒飒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香(一解);群燕辞旧鹤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二解);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三解);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四解);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五解);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六解);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粱。(七解)”。另有吴国韦召所制鼓吹十二曲中亦有《秋风曲》。

  39、《金字经》,见《乐府群珠》中无名氏之《月夜闻筝》:“万里瑶天净,长空新月明,深院佳人调玉筝;声。凤鸾的唱鸣,凭栏厅,慢?金字经。”

  40、《甘州》,见周亮工《书影》:“弱弹筝则竟唱甘州、桐城诸歌矣。”

  考探:《甘州》为唐代大曲,为羽调,又名《甘州子》可详见《唐音癸签》。

  41、《桐城》出处同第39条。

  42、《红楼十二支》,见《红楼梦》第五回:“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十二支演上来,舞女们答应了,便较敲檀板,款按银筝。”这可能是曹雪芹意托之曲。

  43、《红绣鞋》见《青楼集》载,西台御史贾伯坚制筝曲《红绣鞋》赠给名筝手金莺儿。

  44、《青娥敛》,见徐安贞诗《闻邻家理筝》“曲成虚意青峨敛,调急遥怜玉指寒。”

  考探:《青娥敛》若为筝曲,则是形容该曲比古代著名歌唱家秦青、韩娥的歌唱还要动听感人。关于秦青韩娥的故事略介如下,按《宋史·乐志》:“周衰,有秦青者善讴……,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又有韩娥者……乃鬻歌假食,既而去,余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谓其人不去也。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韩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笑扑舞,不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遗之,故雍门之人善歌哭效韩娥之遗声。”另见《太平广记》亦有介绍。

  如果说以上四十四首乐曲是见载于古诗文的字里行间而探索录出的筝曲,那么在《冥音录》中则假神人相授筝曲的神话,明明白白刊载着十一首筝曲(按:虽称十一首,实际只有十首之曲名),这些古筝曲不仅有曲名,而且有调名以及每曲的叠数,这里录写如下供研究。

  45、《迎君乐》,正商调,三十八叠。

  46、《槲林叹》,分丝调,四十四叠。

  47、《秦王赏金歌》,小石调,二十八叠。

  48、《广陵散》,正商调,二十八叠。

  49、《行路难》,正商调,十八叠。

  50、《上江虹》,正商调,二十八叠。

  51、《晋城仙》。小石调,二十八叠.

  52、《丝竹赏金歌》,小石调,二十八叠。

53、《红窗影》,双柱调,四十叠。

「古诗文见载筝曲考」相关文章

1. [古筝教程] 古诗文见载筝曲考

2. [行业动态] “古诗新韵——中国古诗词合唱音乐会”在京举行

3. [月琴名曲] 京剧月琴 诗文会 刘学涵

4. [月琴名曲] 京剧月琴独奏 诗文会 喜盈盈...

5. [京胡名曲] 京剧 《诗文会 》喜盈盈伴奏(京胡 谷庆君)

6. [京胡名曲] 赵端学习京胡伴奏 之 青衣唱段《诗文会》(喜盈盈进画堂) 张君秋 (加字幕)

7. [京胡名曲] 武大珞珈学院院长汪彬教授京胡伴奏 京剧《诗文会》选段(喜盈盈进画堂)、毛主席诗词《卜算子 • 咏梅》

8. [演出资讯] “古诗古琴汇今曲”将在天津音乐厅上演

9. [行业动态] 讲解古诗词及古曲音乐会:古曲传承从孩子抓起

10. [音乐杂谈] 古诗刻筝价值竟胜板桥真迹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35514.html

「古诗文见载筝曲考」相关内容

「古诗文见载筝曲考」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