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名家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手风琴名家 >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时间:2015-06-27  2015-06-27  手风琴名家  手机阅读

  张 国 平
   (Zhang GuoPing)
  
   采访人:高 洁
   地 点: 北 京  时间:2004年2月

  高:记得在20年前,人民音乐出版社曾经出版过《玛格南特手风琴教程》(上、下册),近年来又被再版,说明它在中国还是颇受欢迎的,请您谈一些有关美国手风琴历史方面的情况。
  
   张:大约在上世纪初,手风琴开始传入美国。最早它出现在一些娱乐场所,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手风琴这件乐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三十年代之后,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期,到处可以听到手风琴的声音。老一代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戴罗、伏罗西尼、玛格南特、加拉—利尼、帕尔曼、休斯、加维安尼、埃托瑞、里佐、Arcari、卡罗查、比维诺、 Art Van Damme等,他们为美国手风琴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戴罗在纽约开设了手风琴音乐学校;1938年,美国手风琴家协会(AAA)正式宣告成立;1939年,玛格南特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首次音乐会;1941年,手风琴教师协会(ATG)正式宣告成立,同年加拉—利尼创作了美国第一部手风琴协奏曲;1956年,美国选手J·L·Padala在CIA世界杯比赛中获第一名,这是第一位美国人获此殊荣;1959年,CIA世界杯比赛在纽约举行;1961年,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音乐学院接受手风琴为专业,索玛斯任教。自1957年起,AAA与ATG向许多知名的作曲家委约了无以数计的作品,其中施密特“托卡塔第2号”就是ATG向作曲家委约的成果之一。这些重大的事件在美国手风琴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在老一代艺术家中,您比较喜欢的是哪位?
  
   张:有二位是我最崇拜的,一位是被公认为“手风琴之王”的玛格南特,他是那个时期最受美国大众欢迎的手风琴演奏家,他创作的独奏曲“Accordiona”乐谱销量超过了百万册,这足以证明他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真实的反映了手风琴在当时处于一个黄金时代。
  
     我从他的唱片中感受到了他那充满激情的演奏,他与乐队一起演奏的乐曲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在此我敢断言:年青一代中再也不可能出现第二个玛格南特,因为那个时代造就了这位独具个性的伟大天才。
  
     另一位是加拉-利尼,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年1月18日刚刚度过了他百岁生日,美国手风琴界人士在洛杉矶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会。作为AAA与ATG的创始人之一的加拉-利尼,在演奏、教学、作曲、改编、学术研究、唱片录音、乐器改革、音乐活动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921年,他首次为唱片公司录制了唱片,曲目为罗西尼“塞维尔理发师”序曲、苏佩“诗人与农夫”序曲。1981年,他与他的学生――瑞典手风琴家J·Sundeqvist一道录制的二重奏唱片,是我听到的最佳手风琴二重奏唱片,曲目全部由大师本人改编,显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1990年,大师以86岁的高龄亲赴前苏联,担任了第一届莫斯科国际手风琴比赛的评委。为表彰他在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975年,意大利总统授予他“骑士勋章”;1984年、CIA国际手风琴联盟为他颁发了“荣誉奖”。大约在1986年左右,我有幸结识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至今我还珍藏着他写给我的十几封来信,长期研究他的艺术成果成为了我一大爱好与乐趣。

  高:我们对美国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情况也不太了解,请介绍一下。
  
   张:有人可能以为自由低音手风琴在美国处于空白状态,其实不然。早在1960年,意大利Zero Sette零七公司生产的Giulietti牌185贝司自由低音手风琴开始在美国销售。1964年,莫根斯在美国还出版了一本自由低音初级教程;1971年,美国手风琴教育家Rudy Molinaro出版了一套自由低音(C系统)练习曲教程(上、下册),这是我见到的较为系统的自由低音教材。整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自由低音演奏家。在我的唱片收藏中,我尤其欣赏S·Dominko(1964年CIA比赛第一名)演奏的海顿“D大调奏呜曲”、舒柏特“流浪者”幻想曲、J·Torcello(1972年 CIA比赛第一名)演奏的巴赫“意大利协奏曲”、伦德奎斯特“Partita Piccola”;W·Cosby(1964年CIA比赛第二名)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2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我感觉这些录音大致反映了美国自由低音手风琴发展的一个状况,就是拿到今天来听,水平也是相当高的。但可惜的是,因多方面原因,自由低音手风琴这一先进的乐器后来在美国没有被进一步推广,我想这恐怕与美国的国情有关,年青人学完之后没有出路,自然也就无人问津。目前美国的自由低音手风琴还仅仅局限在一小部分人的范围里。
  
     我想我们在学习外国手风琴文化时,应避免患上“偏食症”,有些人仅学习和研究某一个国家的作品,却忽略了对其他国家手风琴文化的重视,从艺术角度来看这是不对的。美国、加拿大一些自由低音手风琴原作还是颇具水准的,像M·Lifchitz“Tientos”(1979)、J·Natoli“托卡塔”(1972)、E·Krenek“Acco-Music”(1977)、Guidotti“一个美国人在日本”(1976)、以及B·彭特兰(加)为自由低音手风琴与弦乐四重奏创作的“Interplay”(1972),这些作品很值得我们关注(因篇幅有限,此话题就不再展开)。

  高:前几年,您曾经出版过一张斯卡拉蒂奏鸣曲的CD,说明了您对这位作曲家的兴趣,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张:在1985年“欧洲音乐年”隆重纪念的的大师中,除巴赫、亨德尔之外,也有斯卡拉蒂的名字。它反映了对这位音乐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斯卡拉蒂奏鸣曲在全球十分走红,许多唱片公司都争相出版他的奏鸣曲全集。早在六十年代末,莫根斯与诺特二位大师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并录制了一些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唱片。在自由低音手风琴发展到一个相当高水平的今天,无论是著名的手风琴大师、演奏家,还是年青的学生,都已将这位作曲家的作品列入了各自的保留曲目中,重大的国际比赛甚至还将此列为规定曲目。因此学习斯卡拉蒂奏鸣曲已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如果你想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位作曲家,那么我建议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看看钢琴家在这方面的文章,多听听钢琴大师及羽管键琴演奏家的录音,将会对您的演奏起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从我收藏的三十多张斯卡拉蒂奏鸣曲CD中,挑选出10张来,供大家作参考。另外在此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斯卡拉蒂奏鸣曲都适合手风琴演奏,因而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到手风琴这件乐器的特性。

  高:在选择参赛或音乐会曲目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张:我想无论是准备参加比赛,还是音乐会,如何挑选一套新颖别致、风格各异的曲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选择得当,你就成功了一半,反之,你就有失败的可能。我曾经见过一位水平很不错的选手,在参加成年组比赛时,挑选的竟是少年组的曲目,这肯定无法获得理想的分数。
  
     再次,手风琴作为一件年青的乐器,在许多方面有它的特殊性,比如当你在准备重大的国际比赛(成年组)时,最好是以手风琴原作为主、改编曲为辅。因为国际一流比赛应是检验老师与学生在掌握不同国家、不同风格手风琴文献方面的能力,这是我一贯坚持的观点。类似柴可夫斯基“十月”、斯特劳斯“兰色多瑙河”、罗西尼“费加罗咏叹调”、圣桑“引子与回旋曲”,在音乐会上演奏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但作为参赛曲目就未必合适。假如你选择福兰克“b小调众赞歌”,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门德尔松“庄严变奏曲”这样的改编曲、也许会为你赢得更高的分数。同时也应剔除类似巴赫“英国组曲”这样费力不讨好的曲目,(虽然我个人十分喜爱这部作品),当然以上指的是参加第一流国际比赛,一般性的比赛可以灵活掌握。

  高:那么音乐会的曲目又怎样安排的呢?
  
   张:音乐会主要是面向大众,必须考虑到观众的欣赏能力和演出效果,应以改编曲为主,原作可以退居次要地位。里普斯在天津的音乐会上演奏了霍尔米诺夫“音乐会交响曲”、波特盖茨“幻想曲”,别尔林斯基“电影院”,这类曲目一般听众难以接受,效果自然差一些(这里需说明的是我个人非常欣赏他的曲目,但音乐会毕竟不是为某个人演奏)。另外大家也都看到了,希什金与欧索克因的音乐会获得了近乎狂热的反应,我认为这除了他们的高超技艺外,也跟他们的曲目(以改编曲为主)不无关系,所以曲目的选择有何等的重要。

高:最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相关文章

1.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2.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二)

3.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奥列格.夏洛夫访谈录

4.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沙洛夫先生访谈录

5.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维克托.伏拉索夫教授访谈录

6.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7.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对Lips先生的访谈

8.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 国 平(Zhang GuoPing)

9.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莫尔耐特专访

10. [手风琴名家] 手风琴名家访谈:亚力山大.斯卡里亚廖夫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56380.html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相关内容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