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教程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埙教程 > [埙教程] 埙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

[埙教程] 埙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

时间:2015-06-05  2015-06-05  埙教程  手机阅读
埙拼音:xūn
     
     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
     
     以下节选摘自刘宽忍《埙演奏法》,支持正版。
     
     一、埙的形成与起源。
     
     古代《乐书》引用古人樵周的话:“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世本》认为暴辛公作埙。王子年《拾遗记》上说:“庖牺氏易土为埙。”这种认为埙乐器为个人首创的观点,尽管在早期年代历代相传,但总缺乏一些有力的依据。
     
     埙是属于吹奏乐器的一种,探讨埙的形成与起源,关系到整个吹奏乐器的起源问题。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鄂温克人在每年八九月间,用木质哨吹出母鹿的叫声,以诱惑公鹿。因为附近的公鹿听到这种模仿的叫声后,以为在发出声音的地方有母鹿而走来,于是人们便可以伺机捕杀。像这种原本是在劳动实践中发明的一种狩猎工具,后来才被用为一种吹奏乐器。考古学家与音乐学者们推测,原始社会的吹奏乐器,很可能就是从模仿鸟兽的鸣叫而发展起来的。埙也不列外。
     
     因此,按科学的观点,埙应当是原始先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时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
     
     劳动扩展了原始先人的武器,也创建了原始社会的文明。
     
     以下节选摘自百度百科:
     
     起源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最早的埙只有一个音孔,后来逐渐发展为多孔,一直到公元前三世纪末期才出现六音孔埙。
     
     九孔陶埙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古埙重新获得了生机。不久之后,陈重教授的另一位学生、湖北省歌舞团的赵良山,用红木研制出十孔埙,解决了埙难以吹奏高音的缺陷。
     
     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历史
     
     埙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如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
     
     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考古发掘和传世埙中也偶见一些特殊形制的陶埙或瓷埙。
     
     故宫博物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有清代宫廷所用的红漆云龙埙,它高八点五厘米、腹径七厘米。埙体有六个音孔:前四后二,通体红漆,描绘金龙和云纹。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然后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
     
     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列。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
     
     以下摘自中华古韵网:
     
     埙的历史
     
     埙是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多为陶制,形制多种
     
     汉代出现七孔陶埙,近代埙的使用渐少。
     
     埙: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   埙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   埙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多个彩陶埙,其形体呈鱼形,鱼嘴为吹孔,埙体上有三个按音孔,能吹出相当于后世五声音阶中的do、mi、sol、la四个音,有的还可吹出fa音;演奏家拿到国外表演,曾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古远的文明”。
     
     商代的埙的造形已比较稳定,发音孔增多,发音能力增强,表现力大大提高,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三枚一套的陶埙和殷墟1001大墓出土兽面纹骨埙,有五个音孔,已能演奏八度内的各个半音。
     
     在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埙被列为土类乐器,是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所载的29种乐器之一、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埙用到了汉代出现七孔陶埙。隋代埙用于九部乐的《清乐》中。
     
     近代,埙只用于琴、埙合奏。在清代的宫廷“中和韶乐”中,也偶尔使用埙。
     
     近百年来,埙的使用极为少见,正濒临失传。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从20世纪30年代末就开始制作仿古陶埙,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撰写的《埙和埙的制作工艺》一文(《乐器》1982年第4、5期),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1979年以来,天津音乐学院陈重副教授在天津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家尹德明等的协助下,对埙进行了研究改革,制作成功四种不同调门的九孔陶埙。该埙使用江苏宜兴紫陶土制作,在古制梨形七孔埙的基础上,放大肩部,扩其内膛,正面增加两个音孔,从而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可以奏出21个音(包括一个泛音和8个半音),音域由(c1~a2),使之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
     
     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赵良山,在陈重九孔陶埙的基础上制成十孔木埙,音域由(b~#f2),而且半音健全,转调方便,音色柔和优美
     
     于雅乐部,常常与篪配合演奏。古时把埙、篪两种乐器视为兄弟乐器。

「埙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相关文章

1. [埙教程] 埙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

2. [架子鼓选购] 架子鼓起源起源时间?关于架子鼓起源

3. [埙教程] 陶埙起源与发展

4. [五弦琵琶名曲] 百家讲坛牟桂玲红楼梦与历史文化之比较文学研究 9:《李商隐【锦瑟】诗与牟桂玲红楼梦续书《红楼诗梦》诗篇【琵琶行】之比较文学研究》琵琶冷冷仅四弦, 弦弦柱柱思华年

5. [陶笛教程] 个人谈谈陶笛历史渊源,揭秘陶笛历史起源

6. [电吉他教程] 爱的罗曼史之“爱”

7. [吉他谱] 百分之百的女孩 吉他谱

8. [吉他谱] 百分之百的女孩 吉他谱

9. [行业动态] 百家媒体推安又琪新歌 《安大小姐》首播受好评

10. [古筝教程] 百家“筝”鸣百花放 “高山流水”“秦桑”拂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46369.html

「埙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相关内容

「埙起源历史之百家千言」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