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杂谈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音乐杂谈 > [音乐杂谈] 古筝与“自然”

[音乐杂谈] 古筝与“自然”

时间:2015-04-20  2015-04-20  音乐杂谈  手机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古筝和西洋乐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古筝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古筝的音乐形态,提出了古筝音乐理念。文中将古筝比作 “生命之筝”或“铮然之音”,并说明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对学习古筝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筝、自然、生命
                             

  一.古筝-铮然之音   

      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我认为会弹古筝和了解古筝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如果把古筝做个比喻,我的导师比喻为“壮士的柔情”应该最为恰当。那么,对于男子来说,古筝其实就是一种外刚内柔的乐器。反之,再延伸一下,对于女子而言,古筝即是一种外柔内刚的乐器了。当然,导师是站在演奏美学形态角度上这么认为。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跳出一层,从乐器及演奏以外的形态来看,就可以和生活并为一类,她其实是我们人类的一项活动,是为了追求延年益寿、修身养性、娱乐心情来做的一项活动,那么古筝就应该和所有的生命体一样了。因此我把她称为:“生命之筝”,又或是“铮然之音”。

      凡是习筝者都知道古筝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后来因为加弦扩大音域以及为了发音的需求才改用桐木制作。那么无论是竹子或者桐木,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非人力所为用机械零件这些金属器材。从这方面来说,以古筝的制作为出发点,刘承华在他的《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一书中总结出中国乐器与西洋乐器最明显的区别:一、音质:近人声与远人声;二、音形:求个性;三、材料:尚自然。①西洋音乐展示出来的主要形式都是室内乐、交响乐,而中国音乐呢,都是个体乐器,最多则是江南丝竹。那么我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的“自然”观。
                            

  二.古筝“自然”观  

      “自然”是什么?或许很少有人可以诠释的十分清楚。显而易见,我们指的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大自然。我认为从另一层次上理解:“自然”是整个寰宇,又是整个生命体。如果是从深一层的理解来看:“自然”是一种人类呼吸吐纳与天地共呼吸的状态,是一种无欲无争的境界,是一种感受到世界万物灵气存在的感知,更是一种无我象无物象的化境。一切缥缈虚无,化为最初宇宙的阴阳二气,甚至是一极的混沌体。
      因此我把古筝及古筝音乐看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物。只有到达到物我两忘的自然境界你才可以真正的理解古筝,会弹古筝。这种意识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本能,条件反射。一切不必刻意,技术、定力以及身体的律动会随着你的演奏自然迸发出来。但是同样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打个比方,少林寺的主持以及达摩院的首座让学武术的弟子们学武术的同时还要参研佛法以用来消除武术所带来的唳气达到一种自然祥和的境界。而学习古筝也是一样,练习的技法越高超,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文化含量也应该相应的越高:这个文化概念里包含了哲学、美学、人文学、历史学、地理学、演奏解剖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音乐学等等相通的知识体系,这些体系反过来指导着演奏实践,使得我们更加具备理性的头脑。可惜的是,现有的古筝理论恰恰没有钢琴那么系统那么完善并具有深度,这就直接导致演奏与理论的脱节。古筝表演在实践上已经摸索到很高的阶段了,而在理论上却是空白的(例古筝技法中左手摇指已经出现近10年,至今却无一篇论文涉及其详细内容)。因此在没有理论指引着古筝表演前进方向的前提下,我们的演奏以及审美概念就陷入很大误区,追寻着大家所认为的“美”,迷失自我。我们以快为好,以新奇为好,以变调为好。忘却了老祖宗的韵,忘却了传统与本性的美,忘却了“自然”。
      古筝变的阴阳怪气起来,男的不像男的,女的不像女的,一会这调一会那调,如果是中国的调式倒也罢了,变的全是按西洋大小调变来变去,然后觉得实在没什么表现手法了,就拍的古筝嗵嗵直响,古筝变成了古嗵,“铮”的感觉已变的全无。唳气十足,功利性十足,所谓古筝演奏家或许真应当如此演奏。在这里我并不是排斥使用西洋大小调的作曲法与拍古筝的琴盒及琴身的演奏方式,而是认为任何的民乐演奏都不能脱离“韵”。 谈到韵,刘承华老师是这样在文章中说道:我认为“韵”的最深层的奥秘就在人与整个宇宙的生命运动之中,一切艺术的韵律都来自生命底部的信息与脉动。其形式要素是生命的节律,动力要素是生命的能量,内容要素是生命的信息。生命依靠自身的能量在其节律性运动中携带着生命的信息,然后在一定的艺术载体(如音响系列)中得到表现,便是韵的真正本质。他还引用了明代陆时雍关于“韵”的生成的一段话:“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制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并从这段话总结出“韵”两大表现特点:一是在空间上避免太“实”,应以“虚”为本,中国音乐的注重静、空、疏、简、淡、远,就是这方面的体现。二是在时间上避免太“直”,应以“曲”为体,诸如“游”的运展轨迹,“圆”的章法结构,“转”与“折”的衔接过度等等①。由此我认为大家陷入了追求高超技术以及模仿王中山老师的误区,而美恰恰不是单一的。
                  

  三.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对学习古筝的重要意义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返朴归真呢?忘了我们的五声调式了嘛?忘了我们的中庸平和嘛?忘了我们的古筝是靠什么才得以发展到现在的嘛?是那些换来换去的形式?我们忘记了古筝最古老最原始的声音。这才是最让人觉得深邃的东西,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在寻觅着自然天籁之音,到了最后看着了以知识体为结构的西方人的思想,就把古筝从中国人追求的生命体结构胡乱导向。很可悲!!!奥运会里展示的古筝曲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古曲《春江花月夜》,为什么不展示所谓优秀的现代创作筝曲呢?那是因为,根本体现不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研究武学、研究医学、研究生命、研究自然,我们研究横向型的山峦似的变化,并非西方人柱体式的结构。因此别用和声进行来看待中国音乐看待古筝,别用深刻宏大来看待古筝,古筝琴弦那么长,每一处用不同人身上的比例力学演奏都会发出不同形态的音,虽然只是单音,但是包含了无数的个体,这种个体就和大自然里的石头、山峦、溪流、鸟虫一样,每一个都有着无限的生命张力,再加上左手的吟揉按滑那么就更加姿态万千了,这就是有很多人为什么会和古筝产生共鸣的原因:来自与“自然”的感悟,当古筝的铮然之音响起的时候会使你的耳膜处产生一种细微的颤动,这种颤动正好在某一个点上和你的心灵形成了一种交汇,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沟通,无论你理解不理解,但是你只要有了共鸣,你就会产生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甚至会使血液中产生一种无形的张力,感悟的越深就会感觉自己可以通玄,看到物外之物,看到“自然”之景象,而非最初层次的音乐本身。
      音乐光有了这些还不够活,因为那只是音的形态,还不具备乐的潜质。我们如果掌握了曲折、转折、顿促、呼应这四点,那么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会更加具备不衰的魅力。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去KTV唱歌老喜欢点一首作为主唱,吟诗也是。这是因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弹琴的感觉是不同的,这是时空概念所造成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写文章作曲子很注意首尾呼应,很多的经典名曲无不包含启、承、转、合的思想,证明中国人不仅爱希望向往,更爱留念眷顾。曲折代表了“自然”的形态,转折代表了“自然”的变化,顿促代表了“自然”的思考,呼应代表了“自然”的应和。这才是“自然”的音乐,“自然”的古筝。
      真诚希望我们的古筝工作者们可以追随着艺术的真、善、美,做到庄子的“法天贵真”、“中纯实而反乎情”从自由形态的美学观点出发,从适性音乐出发①,从中国音乐文化的本质出发,从“自然”出发,创作筝曲,演奏筝曲,展现中国音乐的自由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自然”之美,让古筝和“自然”一样绚丽多姿,充满了无限的生命气息。
  
  

  [参考文献]

  1. 《中国音乐美学史》    蔡仲德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  刘承华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中国乐器演奏及教学研究硕士

  学号M0602021

  史 &

「古筝与“自然”」相关文章

1. [音乐杂谈] 古筝与“自然”

2. [演出资讯] 新西兰触动打击乐团上海演奏“自然元素”

3. [古琴名曲] 古筝名曲_古筝入门_古筝教学视频全集_浏阳河古筝_古筝和古琴学那个好呢_古筝筝码定位图_古筝一级曲谱小剪剪花

4. [古琴名曲] 古筝十大名曲__古筝入门_古筝教学视频全集_黔中赋古筝怎样调_古琴古筝协会_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曲集第二套第七级_古筝自动调音器

5. [古琴名曲] 古筝初学者_古筝入门_古筝教学视频全集_袁莎古筝名曲欣赏渔舟唱晚_古筝古琴_古筝 牧羊曲_年轮古筝简谱

6. [古琴名曲] 古筝名曲教学视频_古筝入门_古筝教学视频全集_古筝和古琴学那个好呢_焦窗夜雨古筝曲谱_学古筝有前途吗_弹古筝游戏下载

7. [伽倻琴名曲] 袁莎古筝教学视频全集_古筝入门_古筝教学视频全集_古筝入门100问_古筝名曲视频演奏_古筝赛马_女儿学古筝不练琴

8. [乐理知识] 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

9. [乐理知识] 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10. [音乐杂谈] 自然全音自然半音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10906.html

「古筝与“自然”」相关内容

「古筝与“自然”」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