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杂谈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音乐杂谈 > [音乐杂谈] 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简介

[音乐杂谈] 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简介

时间:2015-04-20  2015-04-20  音乐杂谈  手机阅读

  一、民间文学(共计14项)

      1、黑暗传(神农架林区、保康县):1982年胡崇峻编制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手抄本,以七字一句的民歌形式叙述了史前至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2、钟九闹漕、双合莲(崇阳县):流传于崇阳民间的长诗,《钟九闹漕》讲述的是农民秀才钟人杰揭竿起义,《双合莲》是一则爱情故事。

      3、黄鹤楼传说(武汉市):包括“辛氏修楼谢恩”、“吕洞宾骑鹤飞天”、“鲁班神工建楼”等。

      4、伯牙、子期传说(武汉市):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在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琴。

      5、屈原传说(秭归县):以屈原的出生地乐平里为中心,周边覆盖归州、周坪、沙镇溪、泄滩等乡镇。

      6、王昭君传说(兴山县):王昭君出生于兴山县昭君村。王昭君是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

      7、尹吉甫传说(房县):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他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县古称),死后葬于房县青峰山。

      8、黄梅禅宗祖师传说(黄梅县):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曾长期活跃在黄梅地区,有关他们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

      9、神农的传说(随州市曾都区、神农架林区):神农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典型代表,神农传说中的种种发现和发明,也就是那个时期广大人民的劳动智慧的集中体现。

      10、木兰传说(黄陂区):在黄陂广泛流传,包括“木兰出世”、“少年木兰”、“替父从军”、“塞外征战”等9个故事。

      11、孟宗、黄香孝行故事(孝昌县、云梦县):孟宗的母亲冬天思食竹笋,孟宗跪竹林,孝心动天地,雪地出新笋;9岁的黄香在暑热时为父亲扇凉床枕,在冬天寒冷之日用身体为父亲暖被。

      12、钱六姐的故事(咸安区):钱六姐出生于咸宁县马桥油榨钱庄,是我国汉族才媛型的机智人物。她的故事基本都是以吟诗作对的形式流传后世。

      13、李闯王传说(通山县):有关明闯王李自成的最后归宿,数百年来各种记载和传说扑朔迷离,其中一说便是他死于通山县九宫山。

      14、都镇湾故事(长阳县):都镇湾的普通村民大都会讲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生活故事、鬼狐精怪、征战兵谋、善恶恩仇等。

      二、民间音乐(共计20项)

      1、宜昌堂调(宜昌市):宜昌堂调包括部分“菜调”、“茶调”和“大调”,俗称“堂鼓”、“坐堂调”、“坐堂吹打”等,因大多坐堂演奏而得名。

      2、马山民歌(荆州区):马山民歌取材广泛,歌词内容大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种类包括号子、田歌、山歌、灯歌、小调、渔歌等。

      3、潜江民歌(潜江市):大致分为劳动歌如《薅草歌》,就是农民在田间边劳作边歌唱;婚丧歌;祭祀歌;生活歌如《哪有闲空回娘家》。

      4、京山田歌(京山县):当地农民在劳作中演唱的歌曲。

      5、啰啰咚(监利县):其音域高远,曲调意境悠远,歌词内容和语言特点与监利南部百姓的生活习性非常贴近。

      6、沮水呜音(保康县、南漳县、远安县):主要在民间红白喜事和庙会等习俗中演奏,常与道士做法事配合,乐器有呜音(喇叭)、大号、马锣等。

      7、薅草锣鼓(神农架林区等地):一种歌唱和打击乐相结合的板腔结构的田歌形式,农民们在劳动中说唱。

      8、喜花鼓(建始县):因民间家庭生了儿子“整酒打喜时歌唱舞蹈狂欢”而得名,每首音乐旋律起伏动听,歌词连贯自成体系。

      9、利川灯歌(利川市):有记载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采莲船时都要唱灯歌,传统灯歌在利川尚存十余首。

      10、老河口丝弦(老河口市):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相结合的音乐。聚会上,宾主分别坐好后,每人都要表演一段。

      11、长阳山歌(长阳县):长阳山歌种类亦繁,其中以号子类、锣鼓调子类为大宗,其次是小调和反映婚丧的风俗歌。

      12、牌子锣(黄州区、竹山县、新洲区等):一种由唢呐、簧笙、笛子、小锣等民族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艺术。

      13、吕家河民歌(丹江口市):吕家河位于武当山南神道旅游线的崇山峻岭中,流传于此的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演唱形式活泼多样。

      14、挑担围鼓(荆州市):一种独特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挑担架子为道具。主要乐器有云鼓、皮鼓、锣、钹、小锣、小钹及唢呐。曲牌有近千个,一般见于迎亲、送葬贺喜等场合。

      15、嘉鱼呜嘟(嘉鱼县):呜嘟为鱼形,新石器时代陶类古乐之先雏,其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

      16、建始丝弦锣鼓(建始县):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在外地戏班当琴师的建始人李世高回到老家,把许多戏曲曲牌和戏曲锣鼓与本地源远流长的薅草锣鼓和耍锣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内容更加丰富、用途更加广泛的民间吹打乐。

      17、长江峡江号子(夷陵区、秭归等):流传在滩多水急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一带行船过程中船工呼喊的号子,以及装卸、泊船时呼喊的码头号手和搬运号子。

      18、赤壁脚盆鼓(赤壁市):赤壁市流传达3000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演奏场合由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到礼仪习俗、文化娱乐,尤以民间的舞龙灯为最典型。

      19、兴山围鼓(兴山县):又称“八音子”,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

      20、土家族打溜子(五峰县、鹤峰县):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打溜子乐队。

      三、民间舞蹈(共计15项)

      1、土家族撒叶尔嗬(五峰县、巴东县):跳丧舞,又叫跳撒叶尔嗬、跳丧鼓,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

      2、建始闹灵歌(建始县):是对流行于建始县境内的“跳丧”、“转丧”等土家丧葬歌舞的统称。

      3、耍耍(宣恩县、恩施市):土家族人民爱唱爱跳的主要舞蹈之一,在宣恩城乡广泛流传。

      4、地盘子(咸丰县):咸丰县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它通过生旦丑三个角色间的打趣逗乐、插科打诨的表演,生动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喜悦心情。

      5、土家族摆手舞(来凤县):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大型舞蹈。

      6、麻城花挑(麻城市):起源于福田河镇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配以锣鼓、唢呐,组成一人唱,众人和的表演形式。

      7、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宣恩县):土家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土家人祭祀先祖、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之时,便请来土老司跳神“解钱”。

      8、三节龙·跳鼓(云梦县):流传于云梦县以东的伍洛寺村一带。因龙由头、身、尾三节组成,与几十名击鼓者同舞而得名。

      9、肉连响(利川市):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州境内的极为特别的土家族民间舞蹈形式。表演者用于掌拍击人体裸露的头、肩、臂等部位,发出有关节奏的响声。

      10、通城拍打舞(通城县):流行于通城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

      11、松滋滚灯舞(松滋市):流传于松滋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

      12、地龙灯(来凤县):起源于来凤县大岩村,流行于板沙界村、后坝村、三寨坪村一带,是表演形式十分独特的民间舞蹈种类。在来凤县流行了300多年。

      13、赶象(宜城市):以大象为题材的民间舞蹈。

      14、郧阳凤凰灯(郧县):郧阳凤凰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表演形式,表演按固定程式依次进行,并配以独特风格的凤凰灯曲调。

      15、端公舞(南漳县):一种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间舞蹈,由巫师一人表演。

      四、传统戏剧(共计15项)

      1、傩戏(鹤峰县、恩施市):以请神驱鬼为目的之还愿演唱,堂屋院坝随意登场。它是祭戏合流、人神一体的演唱形式,原始宗教色彩较浓。

      2、荆河戏(荆州市):流行于湘鄂交界之荆河流域的地方戏曲剧种,有弹、高、昆三种声腔,以弹腔为主。

      3、南剧(来凤县、咸丰县):是以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分生、旦、净、丑四大行。伴奏音乐由弦乐、击乐两部分组成。

      4、襄阳花鼓戏(宜城市):其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

      5、山二黄(竹溪县):属汉剧的一个支派,是流行于鄂西北地区的皮黄剧种。它是随荆、襄移民带进鄂西北山区的楚调与地方方言民乐长期吸纳、融合而形成的。

      6、采茶戏(阳新县):流行于阳新县富水以南地区及通山县东部一带,唱腔以南河腔为主,于清道光年间在龙港一带兴起。

      7、随州花鼓

「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简介」相关文章

1. [音乐杂谈] 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简介

2. [行业动态] 第四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

3. [行业动态] 西藏自治区15名传承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4. [演出资讯] 第五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揭幕

5. [演出资讯] 第五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揭幕

6. [连厢棍名曲] 舒兰花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舒兰市文化广播总站 果实影像

7. [太平鼓名曲] 神农架“文化走出去”第二站“盛世舞太平—京西太平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1

8. [行业动态] 云南将办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

9. [钹名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辛集女子花钹舞表演(战鼓舞龙助阵)

10. [钹名曲] 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牛坊的花钹大鼓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11081.html

「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简介」相关内容

「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简介」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