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杂谈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音乐杂谈 >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三:声乐创作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三:声乐创作

时间:2015-04-20  2015-04-20  音乐杂谈  手机阅读
第三节 声乐创作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新篇章,我国歌曲创作也进入到崭新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体裁形式多样,题材紧密围绕着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不仅如此,在创作技法和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比较突出的有“城市小调”、“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少年儿童歌曲”和“合唱”等。现分作以下三个阶段,即1919年至30年代初,30年代初至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前后三个阶段作以概要介绍。

  1 城市小调

  这一阶段初期出现了一部分“城市小调”和“艺术歌曲”,特别是为古诗词谱曲的歌曲从形式上还保留了我国古代“艺术歌曲”和“民歌”的痕迹,但在内容和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上却和“五·四”精神结合得非常紧密。如《满江红》(宋·岳飞词,杨荫浏曲)、《苏武牧羊》(佚名曲)、《爱国男儿唱新春》(佚名曲)等。

  本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把元时期流传为萨都刺词《满江红? 金陵怀古》配曲的曲调与南宋岳飞的《满江红》词相配合,成为一首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很广的“城市小调”。全曲由两大段组成,称为“上”、“下”片,“下片”的曲调基本是“上片”的反复,只第一句略有变化,称之为“换头”,是我国“词调音乐”中最典型的曲式结构之一。

  谱例21 《满江红》
     南宋·岳飞词 杨荫浏配歌

  《苏武牧羊》也是产生在20年代的一首城市小调。传说其作者是北京的一位中学教师,也有说此曲是流传在关外的一首城市小调,据付景瑞先生考证,是流传辽宁盖州的城市小调,具体作者已不可考。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在其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中也认为是传自关外的城市小调。内容采自我国汉代爱国将领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囚禁,后来又被遣送到北海边牧放公羊,并说要等公羊生子后方能放他回朝。苏武不屈从威逼利诱,牧羊19年于“北海”,最后终于回到中原。歌词为长短句,音乐也仿照古代“词调音乐”作“上”、“下”片处理,除引子外,“上”、“下”片的曲调完全相同。此曲虽用古代题材,但在当时却明显地寄托了人民群众反帝爱国的精神,音乐具有明显的北方音乐风格,音调流畅,感情深切,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极广。

  谱例22 《苏武牧羊》

  2 群众歌曲

  “五·四”前后,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尚未建立起来,因此,歌曲创作基本延续了学堂乐歌填词的创作办法,出现了一部分反映当时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歌曲。

  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举行了闻名全国的总罢工,当时所唱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和“二·七惨案”后所唱的《京汉罢工歌》、北京长辛店工人唱的《北方吹来十月的风》等歌曲,具有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节奏,表现了我国工人阶级豪迈的气概和战斗精神。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许多学堂乐歌的曲调和一部分优秀歌曲的曲调又被填上新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如《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民革命歌》以及用《孟姜女》填词的《五卅运动》等,在工农革命运动中发挥了战斗的作用,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工农革命运动高涨的情况。

  谱例23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

  这一时期,《国际歌》开始介绍到我国。1921年,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登载了被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歌词,1923年6月,瞿秋白把自己翻译的《国际歌》歌词和曲谱刊登于《新青年》第一期上,并做了热情介绍,从此,《国际歌》在中国流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一大批工农歌曲也以其战斗的风格出现在我国政治和音乐舞台上,这种具有战斗风格的歌曲的大量出现,为后来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在音乐上提供了精神武器。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中,歌曲创作还是以填词为主,如《共产儿童团歌》就是一首用苏联歌曲填词的歌曲。这些填词歌曲通俗易唱,受到群众的欢迎,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谱例24 《共产儿童团歌》
     根据苏联歌曲填词

  我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到“五·四”运动以后才出现并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学堂乐歌”传统,并在运用西洋作曲技法来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音乐作品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其内容主要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进步要求。萧友梅、赵元任等人的创作可以说是这一方面早期代表。如《卿云歌》、《华夏歌》、《民本歌》、《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从军歌》(萧友梅);《卖布谣》、《织布》、《尽力中华》、《平民学校校歌》、《劳动歌》、《呜呼三月一十八》(赵元任)等。

  《五四纪念爱国歌》是萧友梅于1924年“五·四”运动五周年纪念日时所创作的一首群众歌曲。这是一首结构单纯进行曲式的群众歌曲,节奏铿锵有力,音乐形一八”爆发两个月后带领学生到浦东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募捐时创作的合唱作品,由于国民党政府禁言“抗日”而改名《抗敌歌》。作品采用了四部合唱形式,音乐雄壮激昂、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浑厚的气势,反映了在“强虏入寇逞凶暴”的危急关头,我国人民群众和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同仇敌忾,坚决要求反抗日寇入侵的爱国热情。作品用单二段曲式的进行曲写成,第一段的合唱采用主调写法,音乐雄壮有力,气势磅礴;第二段开始时的合唱改用模仿复调写法,造成一呼百应的效果,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齐心卫国的坚定意志,特别是“努力杀敌把国保”一句,出现破格的旋律进行,形成了全曲的高潮。结尾的“拼将头颅为国抛”表达了我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决心。

  谱例58《抗敌歌》
     黄自、韦翰章词 黄自曲

  《旗正飘飘》创作于1932年,被刊登在音乐艺文社的《音乐杂志》第一期(1934年1月)。这是黄自继《抗敌歌》之后又一首具有较高水平的合唱曲。全曲以回旋曲式写成。进行曲风格的主部采用小调式,铿锵有力中又显得有些苍劲悲壮;而作品中的两个插部在写法上都是一唱一和的领合形式。黄自充分发挥了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主部使作品的中心得到强调,富有创造性。作品中的“国亡家破,祸在眉梢”一句悲愤,而“快奋起,快团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具有“号召性”,开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带有“呐喊”音调之先河,对后来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的歌曲创作,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旗正飘飘》于1934年9月被“大长城影片公司”拍摄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为插曲,抗战前后常在一些音乐会中演出。

  《歌八百壮士》是夏之秋根据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驻沪的中国军队第268旅524团一营452名战士(当时号称“八百”)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守卫上海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退。在一面临水三面环敌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四昼夜,击退日军六次围攻后退入公共租界,被称为“八百壮士”孤军奋战的史实,创作的四部混声合唱。作品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歌颂了抗日将士英勇抗击日寇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歌中反复唱出的“中国不会亡”,表达了我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决心和意志。

  谱例59 《歌八百壮士》
     桂涛声词 夏之秋曲

  在30年代的合唱作品中,星海创作的《在太行山上》和四部大型合唱作品——《生产大合唱》(塞克词)、《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牺盟大合唱》和《九一八大合唱》等格外引人瞩目,这四部大合唱不仅以其真挚的情感反映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同时也开创了表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之先河,对我国后来的合唱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我国现代作曲家。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渔工家庭。他自幼酷爱音乐。1918年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后升入大学),参加乐队演出,并担任指挥。1926年进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选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期间,他结识了张曙、田汉等,并参加了“南国社”。1929年被迫退学。1930年春到达法国,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先后随从小提琴家奥别多菲尔(Paul Oberdoeffer)、加隆(NoelGeallon)等学习小提琴,从作曲家丹第(V .Dlnay )、杜卡(paul Dukas)等学理论作曲,并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的高级作曲班。在巴黎学习期间,冼星海以其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35年完成了学业。1935年夏结业后,绕道欧洲、非洲等地返回祖国。

  回国后,他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参加了“业余合唱团”、“歌曲研究会”等进步音乐组织的活动,并开始创作救亡歌曲。

  全面抗战爆发后,星海参加了“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奔赴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春应邀到达武汉,在由郭沫若主持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任主任科员,与张曙共同负责音乐工作,主持领导和推动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10月接受了延安“鲁艺”的邀请,应聘赴延安,任教鲁迅艺术学院,次年任音乐系主任。1939年 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星海接受中共中央交给的任务,到苏联为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而离开延安,取道西安、兰州、新疆,年底抵达苏联莫斯科。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取道蒙古回国,因边境受阻,被迫返回乌兰巴托。1942年底到达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基本定居在阿拉木图和库斯坦那依。1945年10月30日,不幸病逝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

  《在太行山上》 是星海于1938年7月为战斗在山西的游击队而创作的一首具有抒情性和战斗性相结合的合唱曲。全曲采用复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的第一段旋律宽广抒情,回响式的二声部造成歌声在群山中回荡的效果;第二段的曲调采用主调织体,气势豪壮,表现了子弟兵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合唱的第二段采用行进性的曲调,节奏铿锵有力并具有弹性,刻画了游击健儿机智勇敢,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形象;全曲的高潮处旋律在高音上以切分节奏唱出,表现了游击队员坚决消灭侵略者的决心和气概。

  谱例60《在太行山上》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完成于1939年3月的《生产运动大合唱》是星海为响应和宣传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生产运动”号召而创作的实际上是一部有人物、有布景、有简单情节的大型歌舞活报剧。作者通过对几个劳动生活场面刻画,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全曲共分四个部分:《春耕》、《播种与参战》、《秋收》、《丰收》。整个作品的音乐主要建立在民歌及民间歌舞音乐基础上,并且加入了一些对农村情景造型性描绘,以其清新明朗的风格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其中的《二月里来》、《酸枣刺》两曲,后来常常被单独演唱。这是星海第一次有意识地将民族的音调和某些表演形式与传统西洋大型声乐体裁相结合而创作的作品。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完成于1939年3月21日,1941年在苏联进行了重新整理和修订,是现代中国音乐史中一部“里程碑”式的合唱作品。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痛诉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并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报,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人民群众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作品自始至终围绕着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这一主题展开,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

  虽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仅用了六天时间,但这部大合唱却是他音乐创作中最为杰出的、在国内外产生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全曲由9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的开始均有配乐朗颂,形成了整个作品在内容上的高度统一性。9个乐章的音乐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相互之间无论在内容上、形象上以及表演形式上的对比都非常鲜明。

  《黄河大合唱》的9个乐章分别是:①《序曲》(乐队);②《黄河船夫曲》(合唱);③《黄河颂》(男声独唱);④《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⑤《黄水谣》(女声合唱);⑥《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⑦《黄河怨》(女声独唱);⑧《保卫黄河》(齐唱、轮唱);⑨《怒吼吧,黄河》(合唱)。

  在音乐布局上,作品通过《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在音乐上形成了统一。作品基本建立在三个主导动机上:《黄河船夫曲》的主导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黄水谣》的主导动机(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和自由奔放)和《怒吼吧,黄河》的主导动机(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图例73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封面及曲谱手稿(封面由冼星海设计)

  谱例70 《黄河》的三个“基本主题”
     转摘自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图例76 1939年5月冼星海在延安指挥排练《黄河大合唱》

  谱例62《怒吼吧,黄河》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在民族风格方面,《黄河大合唱》在引用了民间曲调(如《黄河船夫曲》)的同时,创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的旋律,如《黄水谣》、《河边对唱》、《保卫黄河》等,整个作品简练明快,通俗易解。与此同时,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富于辩证的交响性发展原则,丰富的合唱手法运用与交响性乐队的发挥,使全曲气势宏伟,成功地塑造了中华民族能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星海的另一部大合唱是《九一八大合唱》,写于1939年9月。这是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周年而创作的叙事性大合唱,作品采用交响性和回旋曲的形式和结构,由5个乐章构成,抒发了他对人民的斗争,对东北“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胜利的欢欣,全曲以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形象连贯着:一个主题充满兴奋、欢乐、活跃的情绪,象征着人民坚强的抗战意志和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另一个主题充满着深沉、痛苦、怀念情绪,象征着沦陷区内处于敌人蹂躏下受难同胞的痛苦以及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怀念和关切。

  总之,星海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创造了富于战斗性的、新的音乐形式,创造了具有真正民族气派又富于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由于这部作品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深刻地反映当时的时代生活和我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其在艺术上的创新与成功,使这部合唱成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部最受欢迎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并为我国现代大型合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

  在大型音乐体裁方面,安波、马可、刘炽、张鲁、关鹤童集体创作的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也是一部值得注意的作品;此外,由沈亚威、张锐等人集体创作的《淮海战战役组歌》也比较突出。这部组歌由11首可以独立演唱的群众歌曲组成。这些作品大多是直接产生于这个伟大战役的各个战场,生动地反映了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愈战愈强,而蒋军兵如山倒的形势,整个组曲的音乐,自始至终贯穿着我解放军藐视敌人的雄自豪的气概,其中的《狠狠地打》、《乘胜追击》等在艺术上也非常出色。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合唱作品还有马思聪的《民主大合唱》(端木蕻良作词)、《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均为金帆作词),以及瞿白音作词,费克、舒模、孙慎等作曲的话剧《岁寒曲》中的《炸桥》、《哀金城江》、《疲劳的憧憬》等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在国统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反映了人民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光明一定会到来的信念。《春天大合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对反动统治的抗议和控诉,对祖国美好前景的歌颂;而《祖国大合唱》则赞美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和祖国壮丽的山河,同时也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纵情欢呼。作者有意识地用陕北的“眉胡”曲调作为基础和主题,以“象征着光明将从陕北延安来”。

  在大型“清唱剧”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长恨歌》(黄自)、《河梁话别》、《桃花源》(陈田鹤)、《汨罗江上》、《牛郎织女》(陆华柏)等。

  《长恨歌》由韦瀚章作词,是黄自于1932年至1934年创作的一部大型“清唱剧”作品,这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这种体裁的作品。

  清唱剧《长恨歌》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标题,在剧情结构与段落布局方面,还参照了洪升的传奇《长生殿》。全剧共分10个乐章,但作者只完成了其中的 7个乐章,其中的第4、7、9三个乐章因故未能完成。黄自创作这部清唱剧,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当时我国合唱教材中“中国作品”的缺乏,另一方面,则通过对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的描写,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李隆基“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进行了批判,有“针砭时弊”的积极倾向,反映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不满,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长恨歌》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清唱剧,作品的主题形象和艺术构思清晰集中,场景音乐的设计方面也比较细致,各乐章之间的对比也比较鲜明,特别是合唱部分中对音乐民族风格和复调的处理具有很高独创性。其中第2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用扩大了的“二部曲式”写成,以男中音和女高音的二重唱为主,女声的三部合唱作为衬托,生动地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盟誓;第3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用“三部曲式”、“变奏曲”和“分节歌”写成,描写了边关警报,开始的主题阴郁暗淡,3次出现的合唱“织体”写法新颖,力度也一次比一次加强,造成一种咄咄逼人之势;而第8乐章——“山在虚无飘渺间”是采用“二部曲式”写成的女声三部合唱。在这一乐章里,作者采用“自由摹仿”的“复调”手法,与弦乐以及竖琴的伴奏相互配合,特别是古朴的旋律和功能性很弱的和声均以五声音阶作为基础,显示了黄自在音乐创作方面卓越的民族音乐功底,具有鲜明民族风格。

  谱例63《渔阳鼙鼓动地来》部分
     韦翰章词 黄自曲

  谱例64《山在虚无飘缈间》前半部分
     韦翰章词 黄自曲

「中国现代音乐三:声乐创作」相关文章

1.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三:声乐创作

2. [音乐杂谈] 中国当代音乐三:声乐创作

3.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四:器乐创作

4.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六:音乐论著和音乐美学思想

5.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二:“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

6.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五:歌(话)、舞剧、秧歌剧和电影音乐

7. [音乐杂谈] 中国近代音乐三: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

8. [音乐杂谈] 中国现代音乐一: 概 述

9. [二胡教程] 中国现代二胡曲创作概观(1949-1989)

10.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三:宋词与姜夔的创作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6956.html

「中国现代音乐三:声乐创作」相关内容

「中国现代音乐三:声乐创作」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