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杂谈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音乐杂谈 > [音乐杂谈] “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朱载堉

[音乐杂谈] “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朱载堉

时间:2015-04-20  2015-04-20  音乐杂谈  手机阅读

      朱载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仁宗庶子郑靖王后代。他是乐律学家、音乐家、乐器制造家、舞学家,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在美术、哲学、文学方面也有惊世的建树。早在明代,朱载堉就为我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创立“十二平均律”的数理和音准的科学家,被西方赞誉为“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

  朱载堉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朱载堉诞生在位于今河南省沁阳市城区的明郑恭王府。朱载堉5岁时,因皇族之间的权力纷争,其父朱厚烷被陷入狱。为抗议明朝政治的不公与腐败,朱载堉愤然离开王宫,在附近山上筑了一间简陋土屋,在那里独居数十年,不问政治,避开尘世,以超人的毅力从事音乐、艺术、天文、历算的研究。

      朱载堉早年跟随何塘学习天文、算术。他敢于越祖规,破故习,注重实践和实验,呕心沥血,刻苦求真。他把多部算盘连接起来使用,在横跨81档的特大算盘上进行开平方、开立方计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数列,提出了“异径管说”,创造了用于校正律管(即用于定律的标准器)管口的方法—“异径管律”。十九世纪末,一位叫马容的欧洲音光家对朱载堉设计的异径管律进行测试后也惊叹不已:“中国乐律比我们更进步了,我们在这方面都还没讲到……”。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朱载堉通过精密的计算与实验,创立了一种新律制“十二平均律”,或称十二等程律、新法密律,解决了几千年来前人一直未能解决的旋宫转调问题,是律学上的重大突破。直到一百多年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同样的理论。现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十二平均律仍被广泛应用。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是朱载堉对世界音乐理论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朱载堉在天文、算学等方面也硕果累累。在天文学上,万历九年他完成了历学著作《律历融通》。之后,他又在总结前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两部新历《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他发明了累黍定尺法,精确地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与地磁偏角,还精确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值和水银的比重,其精确度几乎与现在国际通用值相同。在算学上,他首次运用珠算进行开方,研究出了数列等式,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小数换算,其中某些演算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朱载堉还在我国历史上首创“舞学”,绘制了大量舞谱和舞图。他改编了《豆叶黄》、《金字经》等歌舞音乐作品,编订了《乐舞全谱》,记有朱载堉自己编制的舞谱,大都是古代雅乐舞蹈,就其完整性来说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舞谱,共有六个种类:一、人舞谱;二、六代小舞谱;三、灵星小舞谱;四、灵星祠雅乐天下太平字舞缀兆之图;五、二佾缀兆图;六、小舞乡乐谱。

  前五种乐舞有舞姿或队形图,《小舞乡乐谱》则仅用文字说明舞蹈动作,并配有歌词、律吕、打击乐谱。他所绘制的舞谱是人物动作,极为详细,按图的动作、造型连接起来就是整个舞蹈。他在舞谱编制的组合中,将乐谱、舞姿、进退、调式等等详细配合融为一体,是一份综合性的“总谱”,这种编制舞谱的方法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经过多年研究,他先后写出《瑟谱》、《乐律全书》、《律学新说》、《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辩惑》等一系列音乐理论著作。其中《律学新说》是一部不朽的音乐著作,影响最大。但当他在71岁时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献给朝廷时,却被朝廷束之高阁,未受到重视。

      朱载堉的理论是世界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出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因此,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朱载堉」相关文章

1. [音乐杂谈] “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朱载堉

2. [音乐杂谈] 中国近古音乐六:朱载堉的《新法密率》——“十二平均律”

3. [古琴教程] 朱载堉琴律研究

4. [演出资讯] 大剧院打造舞台“钢琴百科全书”

5. [音乐杂谈] 近古音乐——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6. [锣名曲] 青州东方百姓艺术团堂子锣鼓队

7. [锣名曲] 青州东方百姓艺术团楡林马锣鼓队

8. [音乐杂谈] 钢琴,买立式的还是卧式的?

9. [演出资讯] 《戏说三国》收官“东方名家名剧月”

10. [行业动态] 上海“东方市民音乐会”推80元晚场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11701.html

「“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朱载堉」相关内容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