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杂谈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音乐杂谈 > [音乐杂谈] 音乐百科知识

[音乐杂谈] 音乐百科知识

时间:2015-04-20  2015-04-20  音乐杂谈  手机阅读

  “钢琴五重奏”是由五架钢琴演奏吗?
     
     钢琴可以同某几件乐器或乐器在一起共同演奏室内乐作品,凡是有钢琴参加的重奏,在名称上要特别注明。如:贝多芬的《G大调钢琴三重奏》是由钢琴、长笛和大管三件乐器来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由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来演奏的。可见,钢琴与其他乐器在一起时,则应以钢琴的名称来称呼,所以,钢琴五重奏是指一架钢琴与四件其他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重奏形式,这四种其他乐器通常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有时也用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组成。故此说“钢琴一重奏”不是由五架钢琴来演奏的。
     
     音乐术语对照表(NEW)
     
     各国的国歌
     
     国名国歌名国名国歌名
     
     中国义勇军进行曲瑞典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
     
     日本君之代芬兰祖国
     
     美国星条旗法国马赛曲
     
     波兰波兰没有灭亡新加坡前进吧!新加坡
     
     英国天佑女王西班牙皇家进行曲
     
     印度人民的意志意大利马梅利之歌
     
     阿根廷祖国进行曲比利时布拉班人之歌
     
     奥地利让我们拉起来联邦德国德意志之歌
     
     南斯拉夫嗨!南斯拉夫阿尔及利亚誓言
     
     二十个国家共用的国歌
     
     1745年9月26日,伦敦的一家大剧院首次演唱了称颂国王乔治二世的歌——《上帝保佑国王》。
     
     这首歌既通俗易唱,又庄严隆重,深受国民的喜爱。至1825年,它已经成了国歌。这首名为《上帝保佑国王》的国歌,自维多利亚王朝以后,每逢女性继承王位时,歌词就改为《上帝保佑女王》。
     
     至今,全世界约有20多个国家把这首曲子作为本国的国歌或准国家。列支敦士登今天还完全采用英国国歌的旋律,瑞士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用这首曲子,直到1961年才另选了国歌,像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这些英联邦国家,虽然也有自己的国歌,但均以英国的国歌作为本国的正式国歌。麻烦的是,这时20多个国家国歌旋律相同,在奥运会上就分不清彼此了。
     
     音乐的体裁
     
     体裁——作品的存在形式。(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等;音乐的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
     
     现把音乐众体裁分为两大类:声乐体裁、器乐体裁。
     
     声乐体裁:清唱剧、歌剧、音乐剧、弥撒和安魂曲、合唱、齐唱与重唱、康塔塔、牧歌、声乐套曲和组歌、艺术歌曲和浪漫曲、小夜曲、摇篮曲和船歌、宣叙调和咏叹调等。
     
     器乐体裁:奏鸣曲和交响曲、交响音乐和交响诗、音诗、音画、协奏曲、套曲和组曲、前奏曲和序曲、夜曲、幻想曲、随想曲和狂想曲、军乐和进行曲、圆舞曲、变奏曲、改编曲、创意曲、叙事曲、谐谑曲、幽默曲、练习曲、托卡塔、重奏和独奏曲等。
     
     清唱剧
     
     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包括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等,其中合唱占主要地位。我国亦称之为“大合唱”。清唱剧16世纪末源于罗马,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后也用世俗题材,现代作曲家则常用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
     
     康塔塔
     
     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体裁。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最初是一种独唱或重唱的世俗叙事套曲,以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组成。中叶传入德国,而发展成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题材为世俗或《圣经》故事。这种康塔塔与清唱剧的形式相似,只是规模较小,内容偏重于抒情,故事内容较简单,现代作曲家常用此体裁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在我国也把有康塔塔称为大合唱的。
     
     弥撒曲
     
     天主教堂所用的复调风格的声乐套曲。主要是合唱,也有重唱与独唱,17世纪前为无伴奏清唱曲。有普通、特别、安魂、婚礼、主教等弥撒类型。其中普通弥撒曲用途最广。一般分为六个乐章:“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三呼圣哉”、“祝福经”、“羔羊经”.
     
  
     
     牧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世俗歌曲。14世纪时的牧歌是由田园风的独唱歌曲演变而成,歌词多以爱情或自然景物为题材。16世纪的牧歌则由一种名为“伏罗托拉”的多声部复调歌曲演变而成,为无伴奏合唱曲。此种体裁的牧歌完全,区别于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因后者是属牧民们放牧是唱的、具有山歌性质的歌。
     
     认识五线谱
     
  
     
     奏鸣曲式
     
     从古典时期到现代,奏鸣曲式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特别注意的是,奏鸣曲与奏鸣曲式是完全不同的,奏鸣曲是一首完整的曲子,专门用来指那些给一个人或两个人演奏的作品,由三个人所演奏的奏鸣曲我们则称为三重奏,四个人演奏的则称为四重奏,而给整个管弦乐团演奏的则称为交响曲,可能包含好几个乐章。奏鸣曲式则指的是单一乐章的内容形式。奏鸣曲式普遍应用于各种乐曲的第一乐章,如:Symphony(交响曲),Concerto(协奏曲),Chambermusic(室内乐)等;但以下几类形式的乐曲例外:Serenade(小夜曲),Nocturne(夜曲),Assation(遣兴曲)和Divertimento(嬉游曲)等没有使用奏鸣曲式。一个奏鸣曲式乐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呈示部(Exposition):
     
     第一主题主调
     
     桥(bridge)主调移至新调
     
     第二主题新调
     
     在新调上结尾发展部(Development):
     
     在新调上对主题作变化、处理
     
     再现部(Recapitulation):
     
     第一主题主调
     
     桥(bridge)
     
     第二主题主调
     
     在主调上结尾
     
     结尾(coda):
     
     有时候会省略主调
     
     呈示部(Exposition)
     
     呈示部在主调的第一主题与新调的第二主题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一主题由主调上开始,中间经过一个桥(bridge)或(transition)多或少引导至新的一个调性,并开始第二主题,第二主题多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一个活泼,一个就较沈稳,一个愉悦,一个就较哀伤...)最后在新调上做一个呈示部的结束,通常呈示部最后会有一个反覆记号,将呈示部再演奏一次。(其中第一、二主题的调性关系是:大调曲子,则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属调,小调曲子,第二主题是其关系大调)。
     
     发展部(Development)
     
     发展部是整个乐章中最有戏剧性的,此一乐章采用呈示部的第一、二主题,或其他素材加以"发展",或是再分更小的"动机"加以发挥,利用和声、节奏、音量等方式的改变,造成与被发展乐句的不同效果,原来是轻松的乐句,在发展部可能就变得有压迫性。呈示部的旋律是乐句式的,调性分明,在发展部则经常变换,使得整个乐章充满张力,而有"需要解决"的趋势。
     
     再现部(Recapitulation)
     
     发展部的紧张与不安在第一主题回到主调时可以"获得解决",在此部分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或其他种种素材都在主调上进行,呈示部的桥(bridge)会加以改变或完全更新,也有少许部分会加以删减或加入更丰富变化。
     
     结尾(Coda)
     
     具有强烈的结束乐段,一定结束于主调之上。
     
  
     
     Concerto协奏曲
     
     通常所谓的协奏曲(Concerto),是指主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合奏的三乐章形式器乐曲而言,但是在音乐史上从第一次使用"Concerto"一字的西元1519年到现代四五百年间有许多种类的曲子都曾经用过Concerto这个名词。
     
     §Concerto的字源
     
     先谈英、法、义语称做"Concerto",德语中则是"Konzert"的字源:十六世纪初叶,这个字第一次在义大利使用时是照义大利语中「协力、一致、调和」来使用的。并且当初只表示声乐的「合唱曲」、器乐的「合奏曲」而已。此外至少在1565年左右或稍前,有称声乐或器乐合奏曲为"Concerto"的习惯,这种习惯甚至流传到巴哈时代。
     
     另一方面,自十七世纪中叶起,在"Sonata"或"Sinfonia"里有主奏(小号或小提琴)的场面兴起,于是"Concerto"不再以义大利语「协力、一致、调和」的意思来使用,而是以原来的拉丁语「竞争、对抗、斗争」来使用。换句话说,这个字在原拉丁语与后来转化成义大利语的意思竟是完全相反,因此使得用作音乐用语的"Con-certo",越形复杂。总之,十七世纪后半至十八世纪中叶之间所谓的巴洛克时代"Con-certo",要不就是上述两者中的其中一种或是兼而有之.至于古典与浪漫时期则比较接近于拉丁语的意思,但到了二十世纪又恢复巴洛克之前的用法。
     
     英国1568年以后把同类型乐器合奏称为"Concert",这并非出自拉丁语"Consortium"而是沿用法语"Concert",即把十六世纪后半之后的合奏之意加以扩大,变成了「音乐活动」的意思,因此英文才有"Concert"(音乐会)一字出现,至于德文的"Konzert"则有协奏曲与音乐会两种意思。
     
     §器乐协奏曲的型态
     
     作曲风格上,器乐协奏曲的特质有:
     
     第一,它是在一个合奏团体内,含有两个或以上的要素对峙为其命脉,大致上可以分为:
     
     (一)分组对峙,如「合奏协奏曲」
     
     (二)个体与全体对峙,如「独奏协奏曲」
     
     以上是属于「对抗、斗争」之意的曲子。至于反映了「调和」之意的曲子,则自其初期就已经出现了。这些曲子的各种要素并不对峙,因为旋律要素特别优越,藉著不太致密的对位手法(即以所谓的「数字低音主调音乐」型态),能清楚的与Sinfonia(序曲交响曲)区别的型态。
     
     (三)表情化、运动化型态,如巴洛克的「交响协奏曲」、二十世纪巴托克的『管弦乐协奏曲』等等。
     
     第二,异于上列三种分类法,这里再从其他要素来分析「协奏曲」的要素:
     
     (一)位置感的对比,这是指合奏团体内部的位置,例如左与右,中心与外围,背景与前景等等。巴洛克时代很介意这件事,可是后来逐渐被淡忘,最近有再度受重视之势。
     
     (二)音色的对比,歌声与乐器、管与弦、小合奏与大合奏、主奏与全合奏等等,基本上是属于有主奏型态的。
     
     (三)音量的对比,虽然它随著音色的对比而产生,但并非「协奏曲」的必要条件。例如回声的效果,在巴洛克的曲子中屡见不鲜。
     
     (四)演奏型态的对峙,随著名手表现技巧的确立,独奏或主奏群担当速度感、力感均迥异于合奏群的华丽演奏技巧,这终于成为十九世纪以来「独奏协奏曲」的必要条件。
     
     §合奏协奏曲
     
     「合奏协奏曲」(concertogrosso)的鼻祖通常认为是柯烈里(ArcangeloCorelli1653~1713),其代表作为『作品六』十二首曲子。另外与柯烈里同属波隆纳乐派的史特拉德拉(AlessandroStradella,1642~1682)也在歌剧或序曲里,把乐队分成小合奏群(concertino)与大合奏群(concertogrosso)两组,刻意制造对比的效果。
     
  
     
     合奏协奏曲系以当时的室内乐典型「三重奏鸣曲」(triosonata)为母体而诞生的。也就是说,「合奏协奏曲」系以两支小提琴与数字低音乐器(包括键盘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队(concertino)为中心,遇到要增加音量乐句或乐节,就用全乐队合奏达成(若包括中提琴与低音提琴,就称为concertogrosso或ripieno)。轮到主奏乐器演奏时,乐队不是完全休止就是演奏单纯和弦来支撑主旋律,乐队几乎没有与主奏同等重要的另一种主题来对抗主奏情事。也就是说其对峙的要素,也仅限于小合奏对大合奏之间,音色与音量之对比而已;至于主题素材之类或演奏型态方面,当时主奏与合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对比。
     
     由于以往人们把巴洛克以前「协奏曲」都普遍认为是「合奏协奏曲」,以致明显是一首小提琴独奏的「协奏曲」如维瓦第『四季』及其他作品,在一般乐曲解说或唱片封套上,都拢统的称为「合奏协奏曲」。但事实上维瓦第本人在当时出版的乐谱上只称为「协奏曲」。
     
     序曲Overture
     
     通常是指歌剧、神剧(oratorio)或是芭蕾舞剧开始之前的乐曲,有时是和情节相配合的,有时是并无多.等时期,序曲的方式不太一样,也有快-慢-快、慢-快-慢等叁段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作曲家的剧乐本身反而不常被演奏,常听到的,却是其序曲。如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布拉姆斯的大学庆典序曲等。
     
     室内乐Chambermusic
     
     室内乐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称呼,针对一种较严肃的音乐、演奏方式叫法。通常是两个人以上的演奏者,大到如小型的管弦乐团的编制。但不要被翻译或名称所误导,常常演出的时候是不一定在「室内」的。比较常见的室内乐组合,如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大提琴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钢琴叁重奏」,弦乐四重奏加钢琴的「钢琴五重奏」,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低音管、法国号的「木管五重奏」等....此外,还有弦乐合奏、管乐合奏很多重组合,多不胜数。
     
     中国戏曲
     
     京韵大鼓
     
     形成及发展
     
     北方曲艺曲种。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而来,形成于天津、北京两地,广泛流传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河间木板大鼓历史悠久,以演唱长篇大书为主,兼唱一些短篇唱段。1870年前后,传入天津、北京。以在天津久享盛誉的胡十、宋五、霍明亮演唱技艺最佳。胡十的嗓音高亢清脆,善于创造新腔;宋五善于编唱新曲目;霍明亮善于演唱金戈铁马的曲目。刘宝全青年时期先后师事胡十、霍明亮,并曾为宋五伴奏,因能博采众长,技艺比较全面。1900年,他到北京演唱以后,为适应听众的欣赏习惯,放弃了乡土口音,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与刘宝全同时并起的艺人还有张小轩、白云鹏。张小轩是北京人,早年学唱北京时调小曲,后来改唱木板大鼓,以京音纯正,演唱具有气脉贯通、一气呵成的特点而见长;白云鹏青年时在北京学艺,熟悉北京的民间曲调,以腔调柔美,演唱风格朴素自然见长。他们对木板大鼓改革的同时,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民国初年京韵大鼓早期的三个重要流派。
       
     1930年以后,继起的有白凤鸣、骆玉笙等,早期都宗法刘宝全的唱腔,后来根据各自的嗓音条件,吸收借鉴白云鹏的演嘱艺术,综合各派之长加以发挥改革,分别创造了以苍凉悲壮的“凡字腔”见长的“少白派”和以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见长的“骆派”,并都编唱了一些独有的曲目,对现代的京韵大鼓艺术有较大影响。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曾由票友张云舫等人编写了一些新曲目,如《大劝国民》、《孙总理伦敦蒙难》等,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的演唱多用平腔,朴实无华,后来因经常演唱张云舫改编的《刘二姐拴娃娃》、《吕蒙正教学》一类滑稽曲词,改称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滑稽大鼓的著名演员还有富少舫,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重庆等地演唱老舍编写的抗战鼓词,很有影响。
     
     唱腔
     
     京韵大鼓的唱腔,经过刘宝全的改革创造而丰富多采。他将木板大鼓以一板一眼和有板无眼为主的唱腔结构,改为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适于叙事的平腔,表现激昂情绪的高腔,表现平缓轻松情绪和做为预备腔之用的落腔,做为一个段落或全曲结尾之用的甩腔,和变化较多的起伏腔。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包括有备种长腔、悲腔、花腔。
     
     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这种韵白讲究语气韵昧,耍似说而又近于唱,以求与唱腔衔接自然。京韵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
     
     曲目
     
     京韵大鼓专工短篇唱段。传统曲目有继承于木板大鼓的《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有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根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小段《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在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唱腔和表演都有新的改革。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黄继光》、《光荣的航行》、《韩英见娘》、《刘胡兰》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愚公移山》、《满江红》、《卧薪尝胆》等。
     
     

「音乐百科知识」相关文章

1. [音乐杂谈] 音乐百科知识

2. [音乐杂谈] 近古音乐——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3. [行业动态] 广东音乐百场演出活动启动

4. [手风琴教程] 云南键盘音乐百年叙事

5. [单簧管名曲] 广东音乐百场演出活动佛山站第七场之《平湖秋月》 编配、指挥:冼永杰 单簧管独奏:谢理成

6. [演出资讯] 大剧院打造舞台“钢琴百科全书”

7. [音乐杂谈] 爵士乐小百科

8. [音乐杂谈] “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朱载堉

9. [单簧管教程] 单簧管百科

10. [行业动态] 中国爱乐百张唱片获发烧大奖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7163.html

「音乐百科知识」相关内容

「音乐百科知识」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