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杂谈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音乐杂谈 >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二:民歌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二:民歌

时间:2015-04-20  2015-04-20  音乐杂谈  手机阅读
二、民歌
   作为人民的心声,宋元时期的民歌中有很多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它们是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的,对于封建统治者的营垒起着猛烈的冲击作用。我们从流存下来的个别例子中可以见其一斑。
  
   《臻蓬蓬》,又名《蓬蓬花》。它是宣和初(1119—1120年)燕山(今北京)地区人民利用女真族民歌创作的一首“新番嘌唱”。歌词是:
  
   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
  
   但看明年二三月,
  
   满城不见主人翁。
  
   唱时用鼓伴奏,每唱到曲尾,就有“蓬蓬蓬(鼓心),乍乍乍(鼓边)蓬,是这蓬,乍”,用鼓奏出的一段“尾声”(《宣和遗事》)。这首歌反映了燕山人民对契丹统治者的诅咒,表示了一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信念。正因为它唱出了人民的心愿,形式上也生动活泼,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不仅“京师翕然并唱”,而且很快“传于天下”(宋·沈良《靖康遗录》)。
  
   南宋中期词人杨万里在夜晚去京口(今江苏镇江)的船上,曾听到拉纤的船夫们唱一首劳动号子:
  
   张哥哥,李哥哥,大家着力一起拖。
  
   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几州。
  
   杨万里说这首歌“其声凄婉。一唱众合”(《诚斋诗集》),看来它是一首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的劳动号子,那凄婉的声音正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身受的苦难。
  
   歌中提到的“月子弯弯照几州”是一首产生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的江南吴地山歌:
  
   《梦园曲谱》
  
   吴钊译配
  
   此歌最早见于未人话本《冯玉梅团圆》及明·冯梦龙《山歌》,两书均只载歌词而未附曲谱。据现存明清传奇中的许多吴地山歌的实例来看,各曲歌词尽管不同,但是曲调的基本轮廓还是一样的。其中明·邱园《虎囊弹》传奇所用吴地山歌《九里山前作战场》,歌词格律——四句七言诗,与《月子弯弯照几州》完全相合,其曲式结构与歌词结构又恰好吻合。所以,用此曲配词可能较为接近于原曲的实际。
  
   《月子弯弯照几州》产生于建炎年间。那时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已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所占领,南宋高宗皇帝不思北伐,只图苟安于江南一隅之地,不营人民的死活。战火之中,大江南北,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首歌就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实,曲折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和人民的离难之苦。由于它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直到明清时期还仍在民间传唱。
  
   再如元代施耐庵《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章中讲到白胜挑着一担酒上山时唱的一首山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对于当时下层民众遇到灾荒时的内心痛苦和不平作了深刻的揭露。
  
   总之,宋元时期民歌的斗争精神和朴素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我国民歌的优良传统。
  
  

「宋元音乐二:民歌」相关文章

1.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二:民歌

2. [音乐杂谈] 明清音乐二:民歌、小曲

3.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十:渤海、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

4.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五:杂剧与南戏杂剧

5.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四:鼓子词、唱赚、诸宫调、货郎儿

6.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九:熊朋来和他的《伐檀》

7.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十一:《琴论》与《唱论》

8.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七:郭沔与宋末浙派琴家

9.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一:北宋汴梁与南宋

10. [音乐杂谈] 宋元音乐六:嵇琴、琵琶及其他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7158.html

「宋元音乐二:民歌」相关内容

「宋元音乐二:民歌」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